由"马路市场"走向"国际农都"--中国农加会25年观察
时间:2023-09-06 19:00:00来自:新华社(新媒体)字号:T  T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9月5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由“马路市场”走向“国际农都”——中国农加会25年观察》的报道。

9月6日,第25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中国农加会”)在河南驻马店市开幕,这个被誉为农产品加工业“风向标”的国际盛会又迎八方来客。

从1998年开始,中国农加会从一个“马路市场”发展到现在拥有5.4万平方米展区的国际交流大平台,参展商品由初级产品转变为精深加工产品、智能化集成化农产品加工设备。25年来,它见证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升级,助力驻马店市建成千亿级加工产业集群,推动了这座农业大市的三产融合发展。

从“马路市场”到国际交流大平台

“第一届当时叫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在火车站广场上搭了一些棚子就举办了,就是个‘马路市场’,卖什么的都有,主要是花生、芝麻、红薯、小磨油、面粉等未加工或粗加工的产品,还有卖衣服鞋袜的。当时展会也少,老百姓觉得很稀奇,都来这里赶集。”从1998年就参加布展工作的驻马店市退休干部梁长庚说。

之后,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更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2013年更名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由农业农村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会址常设在驻马店市。

据统计,从1998年到2021年(2022年未举办),在中国农加会上,累计签约重点项目12430个,合同资金9195.9亿元,项目质量和投资规模逐年提升。大会累计有565家科研单位院所、339名行业专家参会,共发布农产品科技成果6542项,转化成果856项。

“现在,不光有国内企业参展,也有国外企业参展,中国农加会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企业交流合作的一个平台。除了优质农产品展示和贸易、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我们还举办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农产品加工业科研成果展示发布等活动,每年参会企业5000家以上,参会客商和观众3万人以上,其中境外客商1000多人。”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对外交流中心主任翟建锋说,他从2011年起参加中国农加会的布展工作。

翟建锋说,现在参展的商品一是品牌化,例如三全、思念、今麦郎、五得利等大品牌;二是精深加工,高端产品多,以面粉为例,烘焙粉、有机婴幼儿混合营养面、果蔬粉等高端面粉是展区的主角;三是品类多,不仅有粮食加工产品,还有从中提取的药物、化工产品等;四是农业全产业链展示,包括农业种植、打药、施肥、收割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设备等。

办好一个会,激活一座城。现在,中国农加会正与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竞相发力,成为驻马店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为该市打造“国际农都”贡献力量。

助力“千年驿站”

建成千亿级加工产业集群

驻马店是国内唯一沿用古驿站名称的地级市,这里从秦汉开始就是交通要道和重要驿站,又因皇帝驻跸而有着“皇家驿站”的美誉,如今很多企业的门口都远比古时驿站繁忙得多。

在驻马店市金玉锋生物科技公司门口的公路上,一边是几十米长准备进厂出售的玉米车队,另一边是准备进厂拉淀粉、葡萄糖、果糖等产品的车队,车辆进进出出,把厂区门口的路磨得光亮。

金玉锋公司办公室主任于雪莹指着数十米高的仓库说:“每个仓库可储存玉米1.2万吨,我们有8个这样的仓库,但即使储满也仅够用16天,因为每天消耗玉米6000吨,所以几乎每天都在收购玉米。”

据于雪莹介绍,作为河南省投资建设规模最大的玉米精深加工产业项目,驻马店项目总投资106亿元,目前只是一期项目建成投产了。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加工转化玉米将达600万吨,年产160万吨玉米淀粉、80万吨果葡糖浆、50万吨赖氨酸、20万吨苏氨酸等,将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玉米实现“吃干榨净”。

“我们来河南、来驻马店建厂,主要看中的是驻马店市周边充足的玉米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于雪莹说。

河南素有“中国粮仓”之称,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全省2022年的玉米产量达2275万吨。驻马店市的小麦年产量由2000年的230多万吨跃升至2022年519万吨,总产约占河南的1/7、全国的1/27。形象地说,全国人吃的每27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驻马店。

紧握粮食这张“王牌”,驻马店市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建成农产品加工超两千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借助于中国农加会这一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5A级展会,驻马店市吸引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据统计,驻马店市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由10年前的1282家,发展到1750家;总产值由10年前的841亿元,增长到221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市第一大支柱产业。

五得利面粉集团2019年开始在驻马店市遂平县建厂,2021年10月份投产。在遂平县工厂,长185米的全球最大单体面粉加工车间正在昼夜不停地生产,每天有6000吨小麦经过高精度、全封闭的自动化生产系统变成面粉,再通过智能化“无人仓库”转运分拨。

在驻马店市正阳县的鲁花集团灌装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每小时可产6000桶食用油。正阳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经理王文说:“这是鲁花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