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座舱"领跑"汽车智能化
时间:2022-07-29 16:37:38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汽车智能化大潮汹涌而至。作为实现智能汽车差异化竞争的关键要素,智能座舱成为当下汽车业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特别是科技大厂纷纷杀入这个赛道,多种新技术的融合赋能,让智能座舱打开更具想象力的空间。

智能座舱加速“上车”

7月27日,在鸿蒙OS3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宣布,由华为深度赋能的AITO品牌首款搭载鸿蒙OS智能座舱的纯电车型问界M5EV正式开启小订,并将在9月正式发布。纵观近期亮相的新车,智能座舱几乎成为标配,各家车企不约而同将多屏联动、VR、投影等智能座舱技术作为新车卖点。

事实上,当前主流车企均在智能座舱上发力,不仅是新能源车型,不少燃油车也已经配置智能座舱。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新发布乘用车车型中,智能座舱的渗透率已达到50.6%,其中渗透率最高的车型价位区间为20万至25万元。

从低阶的按键转变为高阶的数字液晶仪表显示、一芯多屏、HUD(抬头显示系统)、流媒体后视镜,从满足基础需求的按键式操作,演变到现在的电子甚至体态式操作,智能座舱正在快速演进。而同为汽车智能化重要标志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却相对趋缓,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乘用车辅助驾驶系统渗透率约37%左右,其中L1占比21%,L2占比仅18%。

在汽车智能化方向上,为何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自动驾驶技术热度渐消,智能座舱却“后来居上”?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与设计创意学院双聘教授、人车关系实验室创始人马钧向记者透露,智能座舱在近两年一下子火起来,背后的推手其实是投资机构。“资本的嗅觉是敏锐的。投资机构发现,自动驾驶技术很难快速突破,但围绕智能座舱的新技术、新生态、新商业模式可以跑得更快,关键是变现的速度快。而且很多其他行业的成熟技术,例如可穿戴技术、生命体征检测、毫米波雷达、数字孪生等在其他行业已经开花结果的技术,可以嫁接到智能座舱这个平台,并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将是一个千亿级甚至万亿级的市场,是一个新风口、新蓝海。”

据汽车专业调查机构IHS预测,到2030年,全球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681亿美元;另据ICVTank预测,中国智能座舱市场将在2025年达到1030亿元规模,且按照目前增长速度来看,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智能座舱市场。

亿欧智库的研究则表明,在影响购车的参考因素当中,智能化体验已经位于第四位,仅次于质量、性能与设计因素。而随着消费者需求从安全性、舒适性等生理需求升级为情感、归属等心理需求,智能座舱作为驾乘者社交关系的延伸场景,未来的重要性也将会越来越高。

科技大厂跨界赋能

“智能座舱是传统汽车产业演变为生态产业的切入口,可以衍生出各种新商业模式。”马钧说。

而这也正是近年来科技大厂纷纷跨界汽车业的原因之一。汽车智能座舱主要由软硬件和人机交互技术构成,硬件包括液晶仪表盘、HUD、显示屏、芯片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等,人机交互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触控识别等技术。不难发现,与传统车企相比,科技大厂在这些领域占据了技术优势。

7月27日,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OS3系统,可以“一拉即合”的超级终端“扩容”到包括车机、手机、平板、PC、手表、智能眼镜等12款设备。不仅手机与车机联动的超级桌面功能让手机应用可以自动同步至车机,进一步丰富了车机应用生态,而且智能手表也可查看车况信息,并进行一键解锁车门、开关车窗、开启寻车模式等操作,智能座舱的中控屏还可以通过联动智能家居设备控制家里的空调、灯光等。据介绍,鸿蒙生态已有超过2000家合作伙伴,生态设备发货量达1.7亿。事实上,在搭载鸿蒙智能座舱的AITO问界M5上市以后,小艺智慧语音助手自然的连续对话能力、座舱中控流畅的交互、高效的智慧分屏等特性,都获得了用户和媒体的一致好评,甚至有机构测评称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座舱是“车机的天花板”。“这些功能虽然大家都有,但是技术的储备不一样,实现出来带给用户的体验也不一样。”华为智选车业务总裁汪严旻表示,“鸿蒙OS围绕智能座舱展现出来的全场景协同,是其最大的价值点所在。”

就在此前6月7日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全新车载系统CarPlay,该系统不仅能承载智能车机中的娱乐和导航功能,还能实现调节车内温度设置、座椅加热、车窗门控制等汽车大部分电子功能,并能适配现在所有车机屏幕比例。而此前CarPlay与大部分车辆自身的操作系统是分离的,意即用户必须离开苹果软件系统,才能进入汽车自带系统,新系统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这无疑是一次重大跨越。据苹果介绍,更新后的CarPlay将能够更深入地连接到汽车核心驾驶系统,将以“隐私友好的方式”与车辆系统实时通信,以显示速度、油位和温度等驾驶信息。业界认为,自此CarPlay的角色已不仅仅是“iPhone的扩展屏幕”,而是已经下探到车辆功能控制层的智能车机系统。

与华为、苹果一样被视为智能座舱领域下一条“鲇鱼”的还有小米。据媒体报道,雷军将会带着小米的工程样车亮相8月的一场公开活动。“自带流量”的小米生态已经基本成型,汽车只是纳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