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求科创板上市遇阻后,国内多家造车新势力开始选择“改道”香港交易所(以下简称“港交所”)等境外资本市场寻求上市。
近日,已登陆美国纽交所的蔚来汽车(NYSE:NIO)传出在港股上市计划遇阻后或将赴新加坡寻求二次上市。此外,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也被曝出境外上市计划有了新进展。零跑汽车已经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正式提交了境外上市的申请材料;哪吒汽车则被指计划在港股上市前进行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向上述三家公司确认相关信息时,对方分别给出了“不予回应”“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并没有得到消息”的答复。
而除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外,威马汽车和华人运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人运通”)等车企也在近期被曝出将选择港股IPO。“打通资本市场并扩大品牌效应,这两点是吸引国内车企纷纷谋求上市的主要原因。”国内某造车新势力负责上市业务的高层管理人员李如(化名)告诉记者。
对于目前造车新势力境外上市地点的选择,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向记者表示:“第一优选的仍是美国,不过美股市场如今已经饱和。因此,当前车企寻求上市时,主要还是寄希望于港股和新加坡等境外资本市场,或者境内的科创板。”
蔚来或“改道”新交所
近日有消息称,蔚来汽车计划于2022年在新加坡寻求二次上市,而这笔交易可能筹资约19亿美元。与此同时,该报道还援引相关知情人士提供的信息指出,此次蔚来汽车之所以考虑在新加坡二次上市,是由于公司在香港的上市计划一直悬而未决。
对于上述消息,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对于市场传言,公司不予回应。”不过,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曾就上述消息回应称:“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推进保障投资者利益和公司长远发展的资本市场方案。”
“若蔚来汽车选择赴新加坡上市的信息属实,那么可以推定公司寻求港股上市面临着很大困难。”招银国际分析师白毅阳告诉记者,在新加坡上市的优势并不多,由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缺乏互联互通机制,因此中国投资者的参与度没有港交所高,与此同时,新交所投资者对未盈利公司的估值和交易偏好也都不如港交所。
据相关媒体此前报道,2021年3月,蔚来汽车已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二次上市的申请,不过其港股上市计划或将会推迟至2022年。对于原因,上述报道称,在2021年,蔚来汽车已经收到港交所关于其结构方面的问询,其中便包括了在2019年建立的用户信托基金。
记者梳理蔚来汽车此前公布的信息发现,2019年1月,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转让了其名下5000万股股票用以成立蔚来用户信托基金。李斌彼时表示:“成立用户信托是为了忠于蔚来汽车成为一家用户企业的初心。”
对此,有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设立用户信托或被认为是蔚来汽车用来转移财富的渠道,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对此做进一步的了解。”白毅阳也向记者分析称:“对于设立用户信托的问题,个人认为监管部门担心的应该是利益冲突问题。在极端情况下,这种模式将类似于‘传销模式’,也即用户变成了股东,然后不断地拉新人发展下线,获得公司收入和市值扩张的收益。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但商业逻辑是相同的。”
此前,在2021年末举办的“NIODAY”上,李斌曾对蔚来汽车港股二次上市问题作出回复:“我们当然会做对投资人最合理的资本市场的安排。目前没有什么特别新的计划。”
零跑冲刺境外上市
无独有偶,备受关注的零跑汽车上市计划也有了最新进展。
记者在证监会官网查询了解到,证监会近日已经受理了零跑汽车《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的派生形式)》审批材料。不过,记者并未查询到零跑汽车选择上市的具体资本市场。
对于公司上市的进度问题,零跑汽车方面回应记者采访时称:“现阶段公司对外沟通保持一致,具体信息以公开披露为准。”
事实上,零跑汽车早在2020年就抛出了上市计划。彼时,零跑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吴保军对外表示,零跑汽车有意于在国内科创板上市。“我们要加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零跑汽车计划于明年(2021年)下半年提交IPO文件,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在科创板实现上市,并且IPO前还将进行一轮融资。”
就证监会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零跑汽车已经将主要精力转向寻求境外上市。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车正在加速调整公司的治理架构。2021年12月,零跑汽车母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股份”,002236.SZ)发布公告称,朱江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及董事会下属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天眼查信息显示,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大华股份与关联人共同投资设立,法定代表人朱江明曾是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之一。对于上述人事变动,零跑汽车此前曾回应称,朱江明将更专注零跑汽车业务,无需做过多解读。
此外,截至目前,零跑汽车已经进行了7轮融资,已披露的融资金额累计超过120亿元。零跑汽车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零跑汽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