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除博世外,全球工具行业前五大龙头(史丹利百得、创科实业、博世、牧田、实耐宝)均已披露中报,其中创科实业盈利增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进一步印证了我们此前观点:疫情导致海外企业供货能力下降,国产品牌全球份额加速提升。
短期来看,1H20内外资企业增长分化,内资品牌加速全球替代;此外,线上渠道加速渗透,巨星科技自主品牌有望放量增长,进而提升综合盈利能力;长期来看,回溯史丹利百年发展历史,品牌/品类拓展、全球/线上渠道建设有望推升企业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我们认为巨星科技有望成为全球手工具行业龙头。
发现
1H20海外产能受限,内资品牌加速全球替代。疫情导致全球多地出现停工停产,中国产能恢复较快。1H20国内产能比重较大的巨星科技/创科实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13%,而产能主要分布在欧美地区的史丹利百得/实耐宝收入同比下降12%/14%。我们认为国内品牌有望趁势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高市场份额,且该替代趋势有望延续,中国制造有望凭借综合成本优势培育出全球手工具龙头企业。
线上渠道加速渗透,中国品牌走向世界。近十年,美国网络零售额占零售总额比重逐年提升0.5-1.0ppt,1Q20已提升至11.8%(季调)。2Q20亚马逊/eBay销售额同比增长40%/18%,显著超过线下渠道商最新季度增速;此外,史丹利百得/创科实业等龙头企业积极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将发展电子商务渠道列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2Q20史丹利百得线上销售额占总收入比重达15%,2020年1-5月巨星科技在亚马逊销售额同比增长71%。往前看,巨星科技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将带动自主品牌放量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自主品牌占比有望从35%提升至50%。
2B转型2C,巨星科技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增长。巨星科技代工品牌主要在家得宝、沃尔玛、劳氏等线下渠道(同时也是代工客户)销售,线上渠道主要销售自主品牌如钢盾、万克宝、力易得等。通过统计亚马逊销售情况,我们发现巨星科技产品价格低于史丹利百得(0.3-0.5美元/件vs0.8-1.2美元/件),但产品评价与后者接近,且有2件产品进入销量排名前15名。此外,自主品牌较代工品牌毛利率高6-9ppt。2007-2019年巨星科技自主品牌销售占总收入比重从10%提升至35%,企业综合毛利率也从15%提升至33%。我们预计随着线上渠道的渗透率提升,2022年巨星科技自主品牌占比有望提升至50%,从而盈利能力得到相应增长。
对标全球龙头,品牌/品类拓展,全球/线上渠道建设有望带来长期成长。史丹利成立于1843年,是全球工具行业排名第一的企业,2019年工具业务收入101亿美元。得益于有效的资产整合,2010-2019年史丹利百得收入CAGR为6.3%,较1990-2008期间高1.7ppt。增长中枢上移也让企业获得了更高的估值水平,2010年至今平均前向P/E为18.3倍,远高于1990-2008年期间的10.7倍。2010年以来,巨星科技持续在手工具领域收购内外资品牌,2016-2019年公司陆续收购Arrow/Prime-line/Lista等,品牌矩阵进一步完善。往前看,面对全球手工具150亿美元的广阔市场,我们认为巨星科技有望成为全球龙头。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在疫情影响之下,工具行业的中国品牌有望加快实现“弯道超车”,全球产业链格局再造对巨星科技、创科实业等形成有利发展契机。
风险
工具行业并购较为频繁,若资产整合不利可能导致企业盈利下降和商誉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