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当下,借助2023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下称“青岛自贸片区”)通过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模式和新实践,为拉动黄河流域产业带经济增长努力“续航”。
奏响跨境电商“黄河大合唱”
新疆的干果、青海的黑枸杞、河南的山药、陕西的非遗漆器、山西的人工吹制玻璃器皿、山东的家居家纺……日前,记者走进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2023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下称“博览会”)现场,犹如进入了一个超级大集市。
据介绍,本次博览会的总规模达到2.3万平方米,汇聚了400余家企业参展,其中来自黄河流域九省(区)的参展商占比达67%,展示了农业、食品加工、服装、家具、能源、化工、机械等优势产业带的产品。
“很高兴能参加本次博览会,与全球的跨境电商同仁们合作交流。”来自山西省的参展商段小玉这次带来了珠宝相关产品。她认为,本次博览会汇聚了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电商企业,是一场难得的行业交流盛会,希望通过本次博览会,推动企业品牌走进黄河流域九省(区),走向全国乃至全球。
拥有主场优势的即墨服装、平度美妆、黄岛家电等青岛当地优势产业带同样表现活跃。来自即墨的参展商刘晓在现场展出了具有即墨特色的家纺产品,他对记者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种大型展会,除了希望能收到更多的订单外,也期待与同行交流,增加对行业的了解。”
除黄河流域外,本届博览会的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围。据主办方介绍,来自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17个省份的参展优质产业带数量达到了55个,知名品牌企业占比为70%。
此外,本届博览会还首次推出了国际产品馆,吸引了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奥宗)、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虾皮)、国际B2C快时尚电子商务公司SHEIN(希音)等多家知名跨境电商平台,以及泰国、俄罗斯、日本、越南、伊朗、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国际品牌参展,其中21个品牌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
据悉,今年的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是第二届。相较首届,本届博览会全面提质升级,专业性更强、消费场景更丰富、国际化程度更高、影响力更大。
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隋斌说,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商务厅、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共同主办,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会等单位承办,旨在通过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场景,联动黄河流域各省区搭建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带动优质产品跨境出海,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打造黄河流域“经济出海口”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数据显示,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人口总数为4.2亿、地区生产总值28.7万亿元、进出口总额5.6万亿元,分别占中国人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的29.8%、25.1%和14.3%。
因此,在业界看来,推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相比,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在缩小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上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其次,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也为整个北方区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极和动力引擎。
不过,尽管产业资源十分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且每个省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由于供应链服务体系平台效应不突出、出海通道不便捷、要素供给不合理等问题,黄河流域相当部分地区的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时下,产业带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正是特色产业带的快速发展支撑起了长三角、珠三角这两大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因而,对于黄河流域而言,想要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同样需要更多特色产业带的崛起。
这其中,作为数字经济中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带动作用最强的新业态之一,跨境电商将发挥重要的牵引作用,将加速推动资源要素全流域的优化配置,成为连接黄河流域九省(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纽带。
此次博览会上,青海省组织了14家产业带企业参展。作为青海黑枸杞产业带的代表企业,都兰海枝红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现场展示了自己的黑枸杞制品,公司总经理张永超表示:“我们的产品都通过了有机认证,但苦于销售渠道有限,没有打开市场。根据我们的调研,国内及亚太市场对黑枸杞产品很认可,希望通过这次展会,利用电商及跨境电商这种新模式,让青海的枸杞走出黄河流域,走向国际市场。”
据甘肃省兰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秘书长蒋涛介绍,兰州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此次也组织了10家企业参展、20家企业观展。“我们非常看好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这个平台,希望能够借此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好产品更好地走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青岛并非地理意义上的黄河流域城市,但青岛作为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历来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隋斌认为,“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已成为推动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借助这一平台,沿海区域国内外的客户资源能够快速集聚,并与内陆地区广阔市场对接,从而扩大跨境贸易规模,形成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
推动东西协作走向纵深
除直接助推贸易投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