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破浪前行--三个跨境电商人弄潮记
时间:2023-09-25 20:10:21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逆风破浪前行

——三个跨境电商人弄潮记

“对面楼里的跨境电商公司去年上市了。”杨帆一边招呼上海证券报记者坐下,一边望着窗外兴奋地说。

杨帆的跨境服装生意火热,这两年来,他的公司营收接连翻番,现在正在冲刺2023年全年目标。

类似杨帆这样的跨境电商,全国已超过10万家,主要聚集在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在“买全球、卖全球”大潮中,跨境电商发展起起伏伏,但没有妨碍他们成为外贸新业态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2023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1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8210亿元,增长19.9%。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各类支持政策,推动跨境电商成为外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近期,记者在江浙等地调研时,受访的跨境电商人表示,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想要真正做好全球生意,经营理念一定要正向,同时还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厚积薄发逆势上行

杭州,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也是全球跨境电商的创新高地。2022年,杭州的跨境电商卖家数量就超过5.5万家,其中规模1亿元以上跨境电商企业157家。杨帆创办的浙江云端时代科技公司就是其中一员。

仲夏时分,记者来到杨帆公司总部,偌大的办公室一隅,设有一间小小的摄影棚。一名外国员工正对着手机直播,展示男装。

“主播不卖货,主要就是教教中文,试穿衣服,提升我们在海外的知名度。”杨帆说。他们的男装适用于运动、户外、商务等场景,均价在100多美元。直播平台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产品客单价太高,很难卖得动。

只展示不卖货的底气源自其男装在欧美的畅销。杨帆2014年创业以来,大概有6年时间,公司营收增长平稳,2020年以来公司业务更是厚积薄发——营收连续翻番。

跨境电商这门生意,经营链条十分繁琐——涉及物流、电商平台规则、海外仓储、税收、通关、汇率、收款、支付等,样样都得通。干过淘宝、做过跨境支付的杨帆,算是跨境电商赛道的“老手”,他将公司业务大增的原因归为“定位品牌路线,以及确保经营合规”。

首先,公司成立初期,他就筹谋在海外建仓,在欧美、日本设立分公司。“一开始就确定走品牌路线,直接把库存和品牌放到消费者面前。他们下单后,3天左右就可以收到货。”杨帆说,现在公司80%的库存都在销售国当地。

在销售国当地建仓和团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很少有跨境电商会这样做。但正是依靠这样的策略,杨帆公司的跨境业务,从采购、物流、海外仓储,再到营销,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样,我们的把控力就会非常强。”杨帆说。

其次,就是严格遵守跨境电商业务相关法律法规,解决了生产、销售国的税务等合规问题。

基于这样的前瞻性策略,在2020年以来欧美国家规范电商的税收行动中,杨帆的公司反而进入了春天。“我们的价格涨了30%,销量却是逆势增长。”杨帆说。

此时,云端时代科技公司也进入了资方的眼中。“去年11月到12月,总共接待了20多家。”杨帆表示,“不过,我们不想选择纯资本的投入,而是希望资方具有供应链的资源,可以在产品和品牌上互补。”

杨帆希望,再过10年,他们的品牌可以成为全球化、国际化的知名品牌。

要卖出自主品牌不能只是搬货

与杨帆不同,福建人陈时算是跨境电商行业的“意外来客”——原本他在通信行业做设计,与跨境电商完全不沾边。

七八年前,陈时在朋友的介绍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行。一开始,他只是在ebay上“随便卖卖”——上网接单,国内买货,再发货。“主要是卖自行车配件,比如铃铛、喇叭、脚踏、链条等。”陈时向记者说。之后,他才开始转卖利润更高的骑行服。

陈时真正尝到甜头是在2020年,那年疫情在全球蔓延。“欧美很多国家规定尽量减少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那一年跟自行车相关的所有产品都很火,买家收货要多等十多天,但所有人库存几乎卖光了。”陈时说。当年,他的骑行服就卖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较上一年涨了接近3倍。这让他“一年能赚个两三百万元,感觉还不错”。

与骑行相关的跨境电商卖家,至少超过万家,聚集在福州、厦门,因为这里毗邻服装产业带——泉州。这座万亿GDP城市,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在这里顺势“出海”,蓬勃发展。截至目前,福建全省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总数达到12家,位于泉州的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就聚集了跨境电商企业超千家,区域年产值超100亿元。

像陈时这样的骑行卖家经营模式主要是:接单—收款—下单至合作工厂—快递至买家。他现在主打的夏季骑行服,是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我们只做针织类的上衣、裤子,包括头巾、手套等,全套下来25美元左右。”陈时说,平均每天会收到200到300件订单,再下单到合作工厂。

然而,残酷的现实来得太快。

2020年爆火的市场,让陈时误判了形势——他和这行的所有卖家都以为2021年市场继续向好,因此备货足足,结果卖家蜂拥而来,加上电商平台政策调整,连续两年亏钱。“一是退款率涨上来了,没有及时调整产品价格;二是没有及时放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