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需求侧视角看培育钻赛道前景
时间:2022-12-09 17:18:36来自:长江证券字号:T  T

缘起:产业接纳度现拐点,培育钻或迎来良机全球钻石产业链由上游开采、中游加工及鉴定、下游品牌及零售三个环节构成,价值主要集中于上下游。自2018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钻石定义拓宽至培育钻后,GIA(美国宝石研究院)和IGI(国际宝石学院)分别于2019年7月和2019年12月推出培育钻鉴定证书,标准与天然钻一致,标志着产业对于培育钻的接纳度迎来拐点,或有望助力培育钻迎发展机会。

场景:婚庆市场较快渗透,时尚增量蓄势待发

培育钻的发展最终将由真实的需求端驱动,基于此我们首先深入消费占比80%的美国市场探究真实需求场景:1)婚庆市场,美国消费者对整克拉钻石的需求占比明显较高,且1-1.3克拉的天然钻平均价格约6000-7000美元,而约33%美国消费者婚戒开支介于1000-4000美元,同等克拉培育钻价格为2500-4500美元,在居民预算一定情况下可以较好的满足整克拉需求,对应当前美国婚庆市场培育钻渗透率已经达到10%以上,且仍保持较快增长。2)时尚珠宝市场:钻石是美国配饰市场较为重要的材料组成,但天然钻无法兼顾“质量”与“用量”,培育钻则可凭借较高性价比和颜色多、尺寸大、形状多等可塑性强的材质优势正在拓展增量。

价格:生产要素成本为锚,三大因素支撑底位

既然价格是作为培育钻消费的重要驱动因素,则对于价格的底部判断将决定可能的市场渗透空间,基于此从两个维度探讨:1)从成本要素维度,HPHT技术降本空间主要来自六面顶压机大型化伴随的规模效应,技术本身改进空间不大,预计其成品钻终端价格底位约460美元/克拉;CVD技术仍存在较大降本空间,预计其成品钻终端价格底位约630美元/克拉。2)从生产毛利来看,通过与莫桑石、合成蓝宝石、养殖珍珠的价格走势和鉴定体系对比,我们认为技术壁垒、产品差异和统一鉴定标准或能维持高品质培育钻生产端毛利水平,价格底位具备支撑性。

品牌:深度挖掘场景需求,强化营销提升认知

价格是消费者选择培育钻较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但若将“便宜低价”作为其最重要乃至唯一的选择考量要素,这样的消费心智可能引致零售商的价格战,进而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认同和消费倾向。我们对比了同样采用材质不具备稀缺性的潘多拉和施华洛世奇的品牌打造路径,发现其核心在于:深刻洞察以挖掘消费者细分场景需求,并积极进行跨界营销快速扩大品牌声量,实现品牌认知的差异,由此培育钻下游企业或可借鉴类似的品牌路径,以实现稳定且较高毛利率。

投资建议:关注技术厂商龙头,把握品牌趋势

从需求侧来看,培育钻基于自身的价格优势和较强的可塑性,有望渗透部分婚庆市场并打开新的配饰性场景增量。基于以上,我们建议:1)对于产业链上游生产企业,优势技术可以打造出差异化高质量的培育钻产品,应重点关注具有较强HPHT温度控制技术积累或CVD设备及人才储备的企业;2)针对下游品牌企业,考虑到降价对消费者心智的影响仍在持续,我们认为应重点关注营销布局力度大且速度快、通过精细洞察消费场景以及设计和应用积极跨界来快速占领消费心智的品牌企业。

风险提示

1、技术进步超预期带来同质化供给加大,培育钻产业链价格体系受到影响;2、终端品牌降价速度快于品牌塑造速度,价格战使得品牌打造难度加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