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Q1受到原材料高位、多地疫情反复和消费信心低迷影响,家电相对负收益明显;2022Q2以来,随着盈利端触底的预期逐步明朗,叠加低位估值和多地促消费、稳地产的政策出台,家电行业表现较Q1有好转迹象,实现了一定相对收益。
家电板块估值处于2015年以来25%的分位数水平,其中白电、小家电等板块估值均较低。
低估状态延续超1年:2021年以来家电板块的估值(PE:TTM)从2021年年初的最高的30倍下滑至16倍水平;2022年Q2估值整体有所回升,但仍处于低位处、略反弹的过程中。
家电行业市值和持仓处于历史底部
市值:2022年Q1家用电器行业市值在A股整体市值占比为1.75%;
持仓:公募基金重仓比例约为1.65%,为2010年以来4%分位水平,处于历史性低位。
分板块看,白电和厨房电器仓位基本处于近三年最低水平
2022年Q1白电和厨电公募基金重仓仓位分别约为1.14%、0.03%,受地产历史数据和事件影响,厨电持仓保持低位;
Q1小家电受益成本和收入的基数正常化,较强的盈利改善预期下持仓有所回暖至0.3%
在国内需求恢复、原材料成本压力降低的背景下,看好白电持续的经营韧性和估值修复,推荐:
美的集团:事业部改革战略升级后,强化科技和2B端空间广阔,同时2022Q2起预计原材料、汇率等上年同期的负面影响逐步消除,盈利能力的弹性有望在下半年展现。
海尔智家:效率持续改善和国内外份额的提升持续得到印证,且高端化、场景化依然保持领先高增速,若消费信心整体回暖,则海尔有望进一步放大自身在产品和品牌方面的竞争力。
格力电器:收入端,高温天气下空调销售有望得到积极改善;空调终端售价上涨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双重利好,盈利弹性有望逐步释放。
海信家电:国内白电基本盘稳固向好;中央空调行业高景气下,依托日立、海信和约克三大品牌,有望持续贡献较高的成长动力和盈利来源;控股子公司三电控股积极调整,营收规模保持稳定下,盈利有望稳步改善。
推荐切中健康需求、高速增长的细分赛道集成灶,同时传统龙头提份额、扩品类寻求二次增长的逻辑依然在持续落地,地产的边际改善则有利于传统龙头的估值进一步修复
亿田智能:通过实施阿米巴制度等内部改革措施,公司活力得到充分激发,虽然Q2受到全国疫情的影响,但在全渠道的扩充及一二级城市的大举发力下,后续季度增长潜力有望快速释放。
火星人:公司在电商、KA、家装、下沉等新兴渠道具备强大的领先优势,高举高打的策略让公司在高速成长的集成灶赛道上快速扩张,看好公司全渠道扩张下的增长动力
老板电器:公司在传统烟灶消品类上市占率稳步提升,规模维持;洗碗机、蒸烤一体机、热水器等二三品类快速成长,同时布局集成灶等新品类,二次增长可期
基数恢复正常后,通过积极的渠道调整、新品类的扩展,小家电企业又重新焕发出活力,无论行业的规模还是格局都在进一步沿着疫情前的轨迹行进,看好需求复苏下小家电龙头持续的成长活力:
小熊电器:公司在扎根长尾小家电赛道的同时,积极向传统刚需品类及母婴、个护等品类扩张,抖音等新渠道有序扩张,凭借强大的市场反应速度,公司后续有望抢占更多品类的市场份额
新宝股份:凭借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公司外销基本盘稳固;内销凭借摩飞、东菱等品牌,借助外销积淀下的强大产品实力,品类持续扩张,百胜图咖啡机快速成长,看好公司外销利润改善和内销活力的复苏
九阳股份:公司从传统优势的厨房小电业务开始逐渐发力清洁品类、炊具品类以及水家电品类,并借助“太空科技”的定位形成差异化优势;渠道端调整经销商考核方式,发力新零售、下沉市场等,经营改善可期
苏泊尔:公司在厨房场景中布局完善且具备领先优势,并顺利实现品类扩张,在集成灶、吸尘器、挂烫机等厨电以外品类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续成长空间值得期待
新消费小家电整体增长较快,行业空间广阔,同时行业内龙头通过不断强化产品、加大营销投放,在行业高速成长的背景下巩固自身领先优势,带动业绩的持续高增。我们持续看好新消费赛道迸发出的强劲动力,推荐投影仪头部企业极米科技、光峰科技,有望受益于疫情好转的局部按摩器龙头倍轻松,全球清洁电器龙头石头科技、科沃斯
风险提示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若以不锈钢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而终端价格的传导不及时则会对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造成冲击。
二、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尽管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但若地产地产政策、消费能力等外生影响长期低迷压制,则行业整体需求会低于预期,进一步阻碍集成灶渗透率的提升。
三、竞争加剧风险。目前行业仍处于产品带动价格结构上行的阶段,但若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则潜在的价格竞争或影响主要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渠道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增长部分依靠高线城市的扩张、下沉渠道的拓展以及工程、KA、家装等渠道的渗透,一方面地产政策等或对工程、家装等渠道造成负面压制,使收入端增量不及预期;另一方面头部企业的新兴渠道扩张或造成短期投入过高影响整体费用使用效率,进而影响盈利能力。
五、盈利假设过于乐观的风险。一旦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