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网红"月收入仅数千元?网络主播行业固化玩家们何去何从
时间:2022-02-21 18:40:28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受到一些头部主播超高收入的吸引,“网红”成为时下年轻人最为艳羡的职业之一。

那么你知道,大多数百万粉丝的网红薪水究竟几何?

在抖音坐拥两百万粉丝的游戏网红阿伟(化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如今这个“遍地网红”的时代,绝大多数网红在与快手、抖音等平台,以及MCN机构的“角力”中实际占不到什么便宜,充当着产业链“末位角色”。

“很多百万(粉丝)网红月收入可能就大几千元,同时还要长期忍受超越996的工作强度。”阿伟无奈地说道。

然而,这些“网红”不少人每月最少要接三单广告、每单广告单价“最低2万起步”。

阿伟表示,即使是自己最火的时期,单月给公司创造了15万元的营收,但真正到手的也只有1万多元,和薇娅们动辄数亿元的收入形成鲜明对比。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最根本原因,是网红行业的“供需不平衡”。

收益层层克扣,解约面临天价违约金

作为2021届毕业生阿伟,进入“网红圈子”之前从事的是剪辑师职业。因“网感不错”,被一家小型MCN机构邀请成为一名抖音游戏主播。

所谓MCN机构,业内人士给出的普遍定义是“培养网络红人,并通过商业变现以获取盈利的机构”。MCN的优势是:一方面帮助内容生产者专注于内容创作,另一方面对接平台、粉丝,进行包装、强化推广以及推动变现。

但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差异很大。

据阿伟透露,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到10人的小型MCN机构,很难对旗下网红“创作内容”提供什么有效帮助。

以阿伟为例,入行时MCN机构给他对接了一名“师傅”阿斌(化名),阿斌有着5年抖音游戏主播从业经验,拥有近500万粉丝。

“初期阿斌给我的号导流,短短3个月就积攒了数百万粉丝,但除此之外,机构给自己的帮助就不大了。”阿伟表示。

据他介绍,后期包括文案配音找素材在内的一系列工作都是自己独立完成,甚至视频里需要的道具都得自掏腰包,公司没有提供任何帮助。

不过,部分规模更大的优质MCN机构是真正能够为旗下“网红”创造更多营收的。

比如一家大型MCN机构奇迹山和旗下千万级网红“贫穷料理”一起在线下开了家餐饮店,将线上流量引流至线下,开辟了全新的营收增长曲线。

“然而市面上80%的MCN都是在吸UP主的血,德古拉吸血鬼”,UP主“酒痴东梦”在视频中如此形容MCN机构的存在。

阿伟表示,在MCN机构不能给自己提供太多帮助的前提下,竟然还要拿掉收益的80%,让他觉得特别不公平。

另外一个让阿伟不能理解的点在于,给商务的返点还需要从自己的收益中抽取。比如给拼多多商务返点是2000元,这2000元需要从阿伟的收益中提取。

种种克扣之下,一个月15万元的商务订单,最终落实到“网红”个人手中收益就只剩万元出头。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

有着20年从业经历的李帅(化名)对记者表示,机构一般给网红承诺底薪后,会按照机构拿大头的二八或者三七,与其分成,是“业内潜规则”。

马森(化名)和阿伟有着类似经历,手握300万粉丝却需长期忍受MCN机构的“压榨”,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解约然后单飞出来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签了5年期的合同,如果违约我需要赔付机构200万元。”马森表示。

李帅介绍,一些所谓的MCN公司,营收来源是大家想象不到的,他们批量招收涉世不深却有着网红梦的年轻人试播,签署完一份3-5年的合同后,却发现当时说好的扶持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变相逼迫网红解约,赚取解约费。

以“网红”、“违约金”作为关键字搜索后,会发现近年来类似案件比比皆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B站UP主林晨,在疫情初期武汉刚“封城”的时候,他的一段视频全网播放量达到八百多万,几乎是最早关注“封城”情况的主播。

就在林晨一系列视频火了之后,他与一家MCN机构签订了一份独家商务协议。但据林晨本人所述,这是一份极不平等的协议,没有底薪、不交社保,不允许和其他公司签约或合作,协议对他而言“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他如果违约要缴纳300万的违约金。

供需极度不平衡,导致行业“污名化”

当“小网红”们陷入苦于被MCN机构压榨而投诉无门且解约难时,硬币的另一面,越来越多的“大网红”正在抛弃MCN机构。

于2021年10月4日在抖音发布第一条视频,短短两个月粉丝数即达到1662万人、平均每天涨粉近40万的“张同学”曾当众表示,自己没有任何团队支持,拍摄剪辑全靠自己。

他表示有机构愿意每年出500万元买断他的账号运营权,但被他拒绝了。

“这些大网红们,一不缺资源、二不缺粉丝流量,他们为什么还要MCN机构进来分一杯羹呢?”李帅对记者说道。

不仅新生代超人气网红在逐渐抛弃MCN机构,那些机构们一手培养起来的头部主播,由于利益纠葛,也在和MCN们划清界限,利益分配仍旧是其中最为本质的问题。

“网红天花板”李子柒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2021年10月末,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四川子柒”)与刘同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