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地铁便利店开始试运营,除了此前的京轻、罗森、京东品牌外,还增加了多点便利店。北京地铁公司表示,计划于年内陆续完成130处便利店、书屋、药店等便民服务设施的开业经营,同时还将引进各类文创产品和北京地铁特色商品,为乘客提供种类丰富的便民服务。
“地铁便利店是便民服务的必要载体”。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便利店分为几类,第一类为居民生活区附近服务居民生活;第二类位于写字楼内,服务办公人群需求;第三类位于交通枢纽位置,服务于通勤居民的应急需求,地铁站的便利店就属于第三类。三类便利店相互补位,最终目的就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便民服务。“因此从便民的角度来看,地铁便利店是非常必要的”。
已经“荒芜”很久的地铁商业突然活了,让一部分通勤族感到很惊喜,“以前出差的时候经常看到别的城市地铁里有便利店,觉得很方便。现在北京也有了,终于也能在地铁里买早饭了。”一位上班族说道。
此次试运营的便利店在数量和品牌上都较7月份有所增加。记者分别走访了七里庄地铁站和西局地铁站。七里庄地铁站有京轻和罗森两家便利店。两家店都是最近开设的,营业时间为6:30-22:00,店铺面积在10平方米-20平方米之间。京轻便利店由北京一轻控股和北京地铁合作开设,一轻控股旗下拥有“北冰洋”“义利”和“红星二锅头”等多个为人熟知的品牌。
西局地铁站的D+便利店,是北京地铁的直营店,店员介绍说这站来店的客流量不多,其他站情况会稍微好一点。
北京的地铁经济已经停摆了很久。受韩国大邱地铁2003年火灾影响,2004年北京发布了《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站厅、疏散通道内禁止设置商业摊点,以保障出入口通畅。当时正在不断发展的地铁站内的商业活动戛然而止。
时隔多年,关于地铁内商业体的政策终于松动了。2019年,北京市公布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重点领域开放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允许在新建地铁站等交通枢纽开设商业设施。今年7月试运营的三家便利店就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分别是DELIGOGO、罗森和京东便利店。
对于地铁便利店未来的发展,赖阳认为,目前来看,当下我国地铁商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他山之石,部分发展较为成熟的地铁商业体系中不仅覆盖了便利店,还有从餐饮消费、服装服饰到美容美发等多种业态的店面,形成了全套的便利服务体系。“这不但能够拉动地铁商业的完善,提高居民便利性,还有助于在夜间行人较少的时候保障安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