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社区团购冲击,超市业态到了生死存亡的至暗时刻。”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如此表示。
这在上市超市企业的财报中也能找到相关痕迹。永辉超市在财报中提到业绩下滑的原因时坦言,“市场上社区团购业务烧钱对公司业务产生短期影响”;步步高亦曾提到“受社区团购的冲击等影响,公司2021年的经营状况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下沉市场也依然受到影响,不少县域经销商和商超经营者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现阶段主要问题是消费需求没有扩大,但是市场份额却被分走了。
在这背后,实体零售企业与新兴社区团购已然开始了“会战”。在经历了前期的“按兵不动”之后,不少实体零售企业也开始加强对社区的掌控,利用自身优势展开竞争。
“传统零售企业大可不必耗费精力进军社区团购。”上海尚益咨询合伙人胡春才认为,社区团购虽然来势汹汹,但传统零售企业也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完全可以发挥自身长处,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仍存在价格威胁
社区团购对下沉市场传统渠道的影响仍在继续。
2021年一季度,零售板块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多家上市超市企业的营收、净利双双下滑。中百集团、华联综超、三江购物、国光连锁的营收下滑幅度已经达两位数;高鑫零售、永辉超市净利润下滑幅度为47%和98.51%。综合来看,14家上市超市企业除新华都营收实现增长,联华超市与顺客隆尚未公布业绩之外,其余企业业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这与社区团购的冲击不无关系。永辉超市在财报中直言,市场上社区团购业务烧钱对公司业务的短期影响,公司预计2021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步步高也曾在财报中提到,由于社区团购的猛烈冲击,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存在下降的风险。
同样,社区团购对下沉市场传统渠道的影响仍在继续。河北某县域食品饮料的经销商张玲告诉记者,现在受社区团购影响,自己的渠道产品动销缓慢,5月份的任务量虽然能完成,但很吃力。
张玲供应的东联超市,是上述县域规模较大的本地超市,该超市老板告诉记者,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关停了一段时间,之后社区团购“入侵”,超市没有能力与之进行价格战,顾客就更少了。现在店铺已经承包给了别人,正准备重整开业。
“之前我们这儿也有做某电商巨头社区团购业务的人,把货拿过来放到我们这儿,顾客再来拿货。我看了下单子,价格是比我们实体店低很多。但后来就不让他们往这儿放了,因为顾客都去买了,就不买我们的产品了。”上述老板说。
胡春才认为,之所以社区团购能对线下实体零售造成冲击,主要还是因为烧钱。“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社区团购平台一个月都要烧几十亿元,2020年一年,赛道就烧了几百亿元,而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一年利润也不过30亿元,这种竞争是不平衡的。”
记者注意到,所有人提到社区团购冲击,第一个关键词都是“价格”。实际上,尽管2020年12月“九不得”新规出台,“低价倾销”的做法被严令禁止,但社区团购平台生鲜品、标品的价格仍低于本地商超。根据东吴证券研报,以武汉市为例,相较线下连锁商超,社区团购整体上便宜约20%~25%。其中社区团购生鲜类整体上便宜25%~30%,标品便宜约20%。
李强(化名)现为某迅速崛起电商巨头社区团购业务区域仓储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社区团购平台之所以能够做到低价,一方面是通过补贴的方式,优惠力度达到最大,比如新人首单单品价格能够放到0.1元,这是任何传统零售企业都不能做到的;另一方面,现在很多大单品,社区团购采购直接对接企业,跳过经销商,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分配。”
行业垂直媒体零售圈创始人宋九亮认为,社区团购势必会分走终端的市场份额,消费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社区团购和超市、夫妻店的渠道是冲突的,总量不变,你升我降,你降我升的关系。
“互联网的马太效应较强,如果能够最后胜出,等待胜利者的是广阔的市场平台。但如果失败了,前期的投入就白费了,可能会被收购或者破产。因此,大部分社区团购企业仍在大量投入。”胡春才说,但实体零售就不一样,它背后有员工就业、消费者群体稳定等种种因素,因此不可能不顾效益去搞价格促销。
该不该硬碰硬?
不仅仅是物美,不少超市已经将社区团购作为2021年的工作重点。
J.P摩根曾预测,到2025年,某电商巨头社区团购业务的GMV(商品交易总额)将达到1.1万亿元,这相当于整个超市行业上市公司的全部收入。去年6月,兴盛优选宣布,其UE模型(单位经济模型)中净利润达到了3%,这几乎是上市商超公司的平均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与此前面对电商时的态度截然不同,不少商超选择主动出击,应对社区团购的冲击。
在北京市某小区经营水站的张洋(化名),在社区团购刚刚进入北京时,成为某电商巨头社区团购平台的站长,而现在,他的水站也成为物美超市社区团购的站点。
不过在他看来,物美的多点拼团对比其他两家竞争力较低。“佣金低、流量也不行,也没啥扶持政策。多点的提成就是3%,其他没什么奖励,就是卖100块钱提成3块钱。其他两家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