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大任":这家公益组织在沙尘暴策源地做了啥?│一线调研
时间:2023-09-25 20:13:54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23日上午,曾经风沙肆虐的内蒙古阿拉善,白云悠悠,空气清新。沉甸甸的谷穗铺满田野,与远处的戈壁、沙山形成鲜明的对比。

又到了小米收获的时节。

在阿拉善左旗头道湖任小米地,第一财经记者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沙漠小米秋收活动,实地见证用商业的力量做公益、通过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模式推进土地荒漠化治理的鲜活案例。

阿拉善是我国北方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十年前,当地农业绿洲地区普遍通过大水漫灌种植高耗水农作物玉米,对地下水资源的索取远大于自然补给,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

但如今,随着沙漠小米节水农业的推广,每亩滴灌耗水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项目所在地阿拉善腰坝绿洲农业区已连续多年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

“四减”助阿拉善生态恢复

“今年是任小米第9次举办秋收庆典,既是传承,也有创新。”社会企业北京维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维喜农业公司”)总经理牟正蓬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她介绍,三年疫情,秋收庆典也受到影响甚至中断。2022年,一位会员经历两次隔离赶到阿拉善,全场直播了一个人的秋收活动……“而今年,疫去豐来,参加秋收人数达到200人左右!”

为了增加体验感和趣味性,今年的沙漠节水小米秋收活动,主办方安排了沙漠徒步、射箭、古法收割三场团体赛。

“古法收割,就是让参与者用手触摸饱满的谷穗,感受丰收的喜悦,以最质朴的方式亲近土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一位工作人员说。

第一财经记者在田间看到,谷穗旁边就是纵横交错的滴灌带,水通过滴灌带“针孔大小”的孔,直接浇灌谷苗的根系,减少了作物灌溉用水。

早在2005年,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就开始在阿拉善开展节水事业,推广沙漠节水小米和滴灌技术。触发他们这一想法的是当时日趋严重的沙尘天气。

阿拉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的一个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1/3是沙漠、1/3是戈壁、1/3是荒漠草原,沙漠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0%。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统称阿拉善沙漠,沙漠面积居中国第二、世界第四。

历史上,阿拉善曾经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境内虽然多沙漠,但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三大生态屏障保护:

东有贺兰山山脉原始次生林形成的水源涵养地;西有发源于祁连山270公里长的黑河及800平方公里居延海所形成的额济纳旗绿洲;东西之间更有长800公里、宽30公里防风固沙先锋植物梭梭形成的绿色长龙。

然而,过去半个多世纪间,阿拉善的三大生态保障体系遭到巨大破坏。因黑河上游甘肃境内大量开垦农田,兴修了几十座大中型水库,使得流入额济纳旗境内的水量由原来每年10亿立方米,渐小到断流,到1992年,居延海完全干涸。

贺兰山原始次生林因过度砍伐,森林面积目前仅剩1/3,水源涵养能力大为下降。尤为可惜的是那条横贯东西的梭梭林带,因农牧民柴薪等毁灭性砍伐,由上世纪50年代的1700万公顷,下降到80年代的834万公顷,目前只剩下300万公顷,不足原有的18%。

与此同时,阿拉善地区人口剧增,1935年为1.7万人。2012年人口超过23万人。在人口增加的同时,牧民畜养量一度上升,白绒山羊增加了10倍,牧畜总量达200万只。过度放牧,导致草场急剧退化。前些年,阿拉善沙漠以每年1000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扩展,并且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东南推移。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在阿拉善采访时,一位牧民向第一财经记者描述了前些年常见到的景象: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照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一半草场沙里埋。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广庭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阿拉善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沙尘源地。我国沙尘暴的北方路径和西北路径均通过阿拉善地区。

但阿拉善的土地荒漠化是可治理、可恢复的。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近百名知名企业家出资成立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其最初目标就是改善和恢复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减缓或防止阿拉善地区的荒漠化,从而减缓或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已故创始会长刘晓光曾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阿拉善生态的根本问题,是自然生态承载不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为的扩张。人与生态的矛盾,只能通过“四减”(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牲畜数量,减少灌木林砍伐,减少地下水消耗)来实现。而这“四减”,是人为的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的。

一波三折的沙漠小米

不过,选择在阿拉善种植沙漠小米却一波三折。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提供的一份《用小小米粒守护广阔绿洲》的案例分析报告详细介绍了沙漠小米在当地“扎根”的过程。

在阿拉善,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且大多采用粗放的灌溉方式,平均每亩耗水量在800立方米左右。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当地这样的用水量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绿洲外围植物与农田防护林无法吸收水分,大面积死亡。

“如果能选用节水型农作物,促使当地居民从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向节水高效的方式转变,将推动农灌区的持续发展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任小米项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