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葡萄树、冷凉蔬菜等各类作物长势喜人、硕果累累;现代化圈舍内,肉牛、滩羊撒欢、膘肥体壮……盛夏时节的宁夏大地,处处生机勃勃,满目翠绿。
2016年7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时隔4年,总书记再次视察宁夏时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让宁夏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宁夏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头戏”,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循着“六特”产业发展的路子,做足、做活、做精彩“土特产”文章,加快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有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下联动为产业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大力发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建立自治区省级领导包抓产业工作机制,每个产业由2到3名省级领导包抓,组建工作专班,集成技术力量,定期调度工作,强力推动产业发展。《支持“六特”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财政政策措施》《关于促进乡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村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构筑起“六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税收等方面,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指路护航。2022年,财政投入“六特”产业相关资金达55.4亿元。
与此同时,自治区在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主体集中、创新集合上发力,构建层级分工衔接、定位明确互补、发展蓬勃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打造以贺兰山东麓为重点的葡萄酒产业集群,以清水河流域为重点的枸杞产业集群,以银川和吴忠为核心、石嘴山和中卫为两翼的牛奶产业集群,以中南部地区为重点的肉牛产业集群,以中部干旱带为重点的滩羊产业集群,以六盘山区为重点的冷凉蔬菜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千亿元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打破区域界限,挖掘资源特色,累计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6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79个,培育一批“千亩村”“万头乡”。
宁夏成为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品牌价值320.2亿元,位列全国100个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第8位。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两个“国字号”平台落户宁夏。
枸杞品牌价值198.19亿元,居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第11位,枸杞及其制品主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均出口5000余吨,出口额6000万美元。
牛奶产业被农业农村部誉为全国奶业优质安全发展的一面旗帜,全区奶牛存栏增速连续4年居全国第1;年生鲜乳产量342.5万吨,位居全国第4位;成母牛单产达到9400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公斤。
打造全国优质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和高端牛肉生产基地。
“盐池滩羊肉”4次入选国宴,成为北京冬奥会指定食材,其品牌价值达106.82亿元,居2023年“中国区域品牌影响力百强榜”31位、畜牧类第2,是我国高端羊肉代表。
“宁夏菜心”成为全国优质蔬菜的代表和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首选菜。
全区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达到343亿元、300亿元、704亿元、431亿元、290亿元、352亿元,奶牛、肉牛、滩羊规模化养殖比例分别达到99%、48%和53%。累计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4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
科技解锁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
在平吉堡第六奶牛场挤奶车间,奶牛排着队井然有序地进入转盘式挤奶台,每头牛对应一个挤奶位。验奶、消毒、上杯、挤奶、收杯、贮奶……整个过程仅用8分多钟。
指着挤奶台一处摄像头,奶牛场场长告诉记者,那是“牛脸识别”仪器,挤奶台的牛到达此处时,摄像头会对牛脸进行抓拍,获知该牛的编号,随后另一处摄像头对牛全身进行拍摄,对其进行体况评分,并通过红外线扫描,得知其体温。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而产业的发展之“芯”,很大程度来自科技手段的高层级“进化”。
宁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塞上江南”之称,光照强、温差大、积温高、灾害少、无污染,是全国重要的绿色优质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如何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如何让农民从土地上获得更多收益?立足破解这“两道考题”,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总书记嘱托,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卷——打好“科技牌”。
宁夏健全完善“揭榜挂帅”“赛马制”“院地(院企)联动”机制,强化东西部科技合作,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用,加快推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大力推进葡萄酒、枸杞、乳制品、牛羊肉、预制菜等新产品、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生产,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全区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到2361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