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农业农村部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在4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力争用10-15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显著提升种畜禽生产性能和品质水平,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
今天,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明确了未来15年我国主要畜禽遗传改良的目标任务和技术路线。
孙好勤表示,从2008年到2020年,农业部实施第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覆盖了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肉羊等六大主要畜种。经过十二年的努力,我国畜禽种源立足国内有保障、风险可管控,基本解决了我国畜禽良种“有没有”“够不够”的问题,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种源支撑。
“从我国畜禽种源保障看,黄羽肉鸡、蛋鸡、白羽肉鸭种源能实现自给且有竞争力;生猪、奶牛、肉牛种源能基本自给,但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个别种源还主要从国外进口。要不断满足新需求,就必须在国家层面统筹部署安排,尽快补齐短板弱项。”孙好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