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椰速充海口国兴大道文体公园液冷超充站正式投入使用,海南“超充之岛”计划再落一子。
作为全国首个提出所有细分领域车辆清洁能源化目标和路线图的地区,并率先提出2030年“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海南正在加速实现“绿色智慧出行新海南”的总体发展目标。
伴随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的正式通车,如何进一步消除新能源车主的里程焦虑,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当此之际,“超充之岛”计划显得格外关键。
“超充之岛”计划迈向新征途
近年来,海南在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动作频频,并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底,海南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7.3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13.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倍,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方面,车桩比达到了2.5:1。
但由于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重资产属性以及不均衡发展的特点,海南的充电桩整体使用效率仍较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难、充电慢”问题仍亟待解决,尤其是对于高速公路、环岛旅游公路的游客而言,里程焦虑始终如影随形。
海南省发改委指出:“近年来,海南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海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也存在布局需进一步优化、充电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对此,海南提出:“争取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电网企业要在充电基础设施电网接入、增容等方面做好服务保障,积极推动配电网智能化改造。”
显然,在推广新能源汽车这项标志性工程中,海南可谓是非常努力,并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出了“全国率先”的工作目标,而“超充”,就顺理成章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超充之岛”的建设启航,将构建海南极速充电新生态。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在海南,“超充”概念出现得越发频繁,诸多重要行动频频多地,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逐渐普及,“超充之岛”雏形初现。
2023年3月25日,全球首个超充之岛(海南)启动暨椰速充巨湾极速超充站五站开通运营仪式在海南隆重举行。首批上线的5大站点覆盖海口、三亚、琼海等海南省内核心地区,采用“类加油站”模式,超充终端最大输出功率可达600KW,可达到充电5分钟续航300+公里的极速充电体验,能为海南省新能源车车主出行提供极致的超充体验。
2023年12月7-9日,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共建海南‘超充之岛’”正式起航,未来,华为将携手合作伙伴在海南建设以超快充为主的“超充之岛”,支撑海南建设世界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并为海南加快新能源汽车普及、实现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目标保驾护航。
据悉,椰速充海口国兴大道文体公园液冷超充是海南省充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携手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首座全液冷超充站,双方合作旨在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困难、充电等待、续航焦虑等痛点,着力推进海南自贸港XFC(eXtremeFastCharging)极速充电生态建设,助力打造“海南超充全覆盖”标杆大省。
该超充站采用了华为全液冷超充解决方案,最快可实现“一秒一公里”的充电需求,将助力海南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提质升级,该站的投入使用,标志着“超充之岛”计划迈向新征途。
“超充之岛”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
海南加快“超充之岛”建设,既是充电产业提质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超级快充”是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全局的重要颠覆性技术,已成为当前全球新能源产业竞争焦点。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位居全国前列,打造“超充之岛”是海南发挥先发优势、实现全域清洁能源汽车发展岛屿经济体的内在要求。
得益于海南独特的热带气候、独立的海岛形态、丰富的清洁能源保障等,海南具备普及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天然优势。而丰富的清洁能源,同时也为充电产业的体质增容提供了电力保障。海南提出,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构建海南清洁能源岛。到2025年,初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83%,清洁能源岛初具规模。到2035年,能源清洁转型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89%,海南清洁能源岛基本建成。
“超充之岛”建设,不仅是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直接推动岛屿经济、助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关键力量。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旅游业的省份,海南的自驾游也在近些年迎来爆发式增长,大量新能源汽车涌入海岛自驾游,为本省的充电行业创造了增量市场。
当前,环岛畅游已成海南旅游行业一张靓丽的新名片。2023年12月18日,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正式通车。该项目是建设海南自贸港和创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先导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该公路主线总里程988公里,贯穿海口、文昌、琼海等沿海12个市县,犹如一条珍珠“项链”,串起海南岛沿途特色海湾、海角、特色小镇和旅游景区、滨海度假区。
当此之际,“超充之岛”计划就显得格外重要,从“充电一小时,排队四小时”到“一杯咖啡,满电出发”,超充,让海南环岛游更加美好,让游客享受到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