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作为储能界及两轮车换电的“新秀”,钠离子电池凭借其国内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低成本、长寿命、宽温区和高安全性能等优势迅速脱颖而出。据中国科技信息杂志社,专家预测,随着钠离子电池的进一步规模化应用,2024年或将迎来一个价格拐点,届时,特别是在储能应用方面,钠离子电池成本会低于锂离子电池成本;而2025年,成本有望更大幅度下降。
2023年,钠电池在产能建设与应用进展上步伐加快,钠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走完了从“0”到“1”的路。2023年12月27、28日,两款搭载钠离子电池的A00级车型正式下线,分别为中科海钠与江淮钇为合作的花仙子、孚能科技与江铃集团合作的江铃易至EV3,是钠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应用市场的重要突破,标志着钠电池产业化运用的里程碑成果。市场人士指出,在国家政策的重点支持下,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成熟,钠电池产业链各环节加速落地,将促进钠电形成规模化生产效应并凸显出钠离子电池低成本优势。据研究机构EVTank预测,到2030年,钠离子电池的实际出货量或将达347GWh,2024-2030年CAGR达到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