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字扩大、大量拖欠,废家电处理基金遭遇"梗阻"
时间:2024-01-18 18:28:5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者履行其产品废弃处理费用的缴纳义务,处理者享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下称“废家电”)回收处理的费用补贴,这一延伸生产者责任、有助于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制度安排,如今却运行不畅。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下称“物资协会”)近期完成的一项调研发现,现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制度(下称“废家电处理基金”)虽取得明显成效,但也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梗阻”问题。

“如不及时加以改革,将很难健康持续运行,或对我国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造成负面冲击。”1月17日,该协会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企业纷纷进入废家电拆解领域

上述专家介绍,所谓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就是让产品生产者对废弃后产品的回收和处置利用承担相应责任,主要通过生产者缴纳处理基金、完成回收目标、实施押金回收等方式实现,旨在构建完善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目前,全球约有38个国家出台了近400项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安排,主要应用于报废汽车、废家电、废铅蓄电池等领域。

“废弃物循环利用易受市场变化冲击,特别是随着人工等综合成本上升,部分废弃物回收利用无利可图,需建立长效机制来弥补市场不足。”上述专家说。

2009年,国务院颁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下称《条例》),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率先在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计算机(下称“四机一脑”)领域实施以基金制为核心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根据《条例》,国家对废家电实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对废家电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国家建立废家电处理基金,用于废家电回收处理费用的补贴。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履行废家电处理基金的缴纳义务。

根据《条例》,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财政部负责制定征补标准和资金拨付,原环境保护部负责核定资质拆解企业和实际拆解量核查,税务和海关部门负责基金。

2012年5月21日,财政部、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海关总署和国税总局联合发布《废家电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规定废家电处理基金是国家为促进废家电回收处理而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分别按照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销售、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数量定额征收;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应缴纳的基金,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

《办法》规定,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缴纳的基金,由海关负责征收;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补贴资金的实际需要,在听取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意见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基金征收标准。同时,对处理企业按照实际完成拆解处理的废家电数量给予定额补贴(基金补贴标准为:电视机85元/台、电冰箱80元/台、洗衣机35元/台、房间空调器35元/台、微型计算机85元/台)。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2年废家电处理基金制度正式实施以来,109家资质企业成为行业主力军,一些家电生产企业、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纷纷进入该领域,提升了行业总体水平。2022年,“四机一脑”年规范拆解量达到8400万台,较废家电处理基金制度实施前增长了525%,规范拆解率达到约57%,较2012年增加了44个百分点。废家电“作坊式拆解”“小散乱污”、低水平处理的行业乱象得到根本扭转。覆盖废家电全生命周期的规范管理体系基本建立。

多数企业处于亏损边缘

上述专家介绍,物资协会前不久开展了一项关于废家电处理基金的调研并形成了一份调研报告。调研发现,当前废家电处理基金制度实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废家电处理基金严重收不抵支,赤字不断扩大。”上述专家说,调研发现,截至2022年底,废家电处理基金累计收入278.26亿元,累计发放补贴276.94亿元,累计拖欠企业199.79亿元,赤字率高达41.9%。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赤字额度不断扩大。仅拖欠某单一企业集团的补贴金额就高达47.73亿元,拖欠时间长达53个月。这给拆解企业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一些上市公司股价更是因此陷入长期低迷。

据兰州某废家电拆解加工有限公司(下称“兰州公司”)反馈,目前废家电拆解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利润下降明显”“基金下拨周期延长”“处理企业税负过重”“对非法拆解者打击力度不够”。

兰州公司提供的资料显示,随着入围废家电处理基金补贴企业数量的增加,正规处理企业对货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导致原材料收购价格在大宗商品下行的情况下反而逆势上涨;疫情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行,导致废塑料、废金属等拆解产物的销售价格也持续下跌。综合因素导致处理企业的利润下降明显,多数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

废家电处理基金通常每年发放一至两次。兰州公司反映,废家电处理基金平均拨付周期较长,累计拖欠额多,由此给企业经营带来困难和损失。“我们有7060.50万元的补贴还没收到。”兰州公司负责人称,由于企业规模较小,生产经营能力有限,资金回笼速度慢,再加上受其他因素等影响,自2022年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企业无任何收入。

上述专家介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