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大踏步"走出去"
时间:2023-09-21 18:20:47来自:上海证券报字号:T  T

短短一周之内,国轩高科先后宣布在美国建厂及在德国下线欧洲基地的首款新电池,从密西西比河畔到莱茵河畔,这家中国动力电池上市公司海外布局速度之快引发了海外同行的关注。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孚能科技等中国主流动力电池公司近期“扬帆远航”,纷纷加快出海布局,相关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企业主要精力就是开拓发展海外市场。作为新能源车核心部件,也是中国先进制造的重要代表,动力电池企业正掀起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出海的新浪潮。

德国造电池、美国建新厂

当地时间9月16日,德国中部著名的大学城哥廷根,随着一辆AGV自动引导运输车将电池包从测试区缓缓运出,第一款本地产电池产品在国轩高科欧洲首个电池生产运营基地正式下线,在场来宾对此报以热烈掌声。“这是我一生中非常美好的时刻。”在首款电池包上签名留念的国轩哥廷根工厂工人安德里亚斯(Andreas)说。

国轩高科现场负责人介绍,此次电池包产线的正式打通和运营,证明国轩已经在欧洲实现本地化生产与供应,国轩电池正式开启“德国造”的步伐。“哥廷根工厂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很高,目前整线自动化率已超过70%,其中模组工序阶段超过80%。”国轩高科国际业务板块副总裁陈瑞林介绍。

国轩国际首席运营官兼德国国轩总经理皮特·威廉森(PeterWillemsen)表示,中欧之间的合作对于努力“让欧洲重新焕发绿色生机”非常重要。他介绍,国轩哥廷根工厂首条产线正式落地投产,而且工厂已经接到了大量欧洲订单需求,预计2023年10月起可向欧洲客户供货,预计2024年中工厂实际产能可以达到5吉瓦时。“工厂的电池pack产品应用包括商用车电池、储能系统电池和乘用车电池。这里还将作为国轩欧洲基地的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及售后服务点。”

而在稍早前的9月10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宣布,国轩高科将斥资20亿美元(约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预计每年将生产1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吉瓦时的锂离子电池芯,计划2024年投产。

“这是伊利诺伊州迄今为止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投资,代表我们在前进路上迈出重要一步。我们很高兴世界领先的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来到伊利诺伊州。”伊利诺伊州州长普利兹克(J.B.Pritzker)表示,这座创造2600个新工作岗位的国轩高科超级电池工厂,是数十年来该州最重要的新制造业投资。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透露,预计到2024年底,包括伊利诺伊工厂一期工程在内,国轩在全球的电池产能将超过200吉瓦时。

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冠军,宁德时代近期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9月19日,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发布声明,称已与宁德时代签订合同,为Kwinana电池二期项目和Collie电池项目提供集装箱式液冷电池系统,上述合同价值合计超过10亿澳元。Kwinana电池二期项目已于2023年6月开工,预计于2024年底完工,将提供200兆瓦的电力和800兆瓦时的储能。

除了西澳大利亚州项目,福特汽车也宣布将投资35亿美元,在美国密歇根州建立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该工厂为福特全资所有,预计于2026年投入生产,年产能约为35吉瓦时,每年可为约40万辆福特电动车提供动力电池包。到2026年,福特将在电动汽车上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宁德时代有关人士此前回应记者称,公司已接受美国福特汽车的合作邀约,将为其在密歇根州的电池工厂提供筹建和运营服务,并就电池专利技术进行许可。双方携手合作为市场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实现宁德时代与福特的强强互补。

“当前行业处于关键发展阶段,低碳发展,合作共赢。为欧洲的本土企业配套,我们也做好了准备。”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日前透露,中创新航首个海外生产基地已在葡萄牙按计划推进,首期15吉瓦时的产能,后续会根据市场规模和客户需求实施扩产。

科创板上市公司孚能科技有关人士也对记者介绍,公司土耳其基地地理位置颇佳,距离伊斯坦布尔很近。孚能科技此前与土耳其著名电动汽车制造商TOGG成立了合资公司,双方将共同推进电池新工厂建设,目前工厂产能正处于逐步提升阶段。土耳其是欧洲自贸区的一部分,孚能科技计划将土耳其基地作为出海前沿站,未来向其他欧洲国家销售产品。

“出海已经是各家友商的核心战略了。”国内某电池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电池企业从模组、Pack等入手出海布局是明智之举,因为当前海外市场对中国磷酸铁锂电池的大量需求是重要的市场机遇,中国企业在当地快速形成供应服务能力,有助于在海外市场立足,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海外需求有利于先进产能“走出去”

业内专家指出,在本轮汽车新能源化发展过程中,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起到了主体推动作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过10多年的不懈创新和奋力追赶,突破了专利封锁和市场垄断,在全球新一轮动力电池竞赛中成为领跑者。

“过去我国主要是电池集成,现在形成了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体系,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