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示范新阶段:商业化落地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时间:2023-05-22 17:27:21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字号:T  T

“目前,全国50多个省市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规定,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牌照超过2000张,开放测试道路超过10000公里,测试总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并针对性地布局载人载物、无人清扫、末端配送等多种场景,测试示范加速向纵深发展,无人化测试、商业化运行加速推进,地方立法突破迎来全国新高潮,测试结果互认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向规模化示范新阶段演进,相关部委加强产业发展创新政策供给。”日前,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在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上表示。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量达700万辆,同比增长45.6%,新能源汽车辅助自动驾驶系统搭载比例达48%。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体两面,智慧交通、智能网联以及自动驾驶的发展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密切关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长沙在内的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出租汽车、城市公共汽(电)车等商业化试运营,且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尤其是随着各地加速推动立法、政策、技术、标准、应用突破、全域开放等创新探索,近一年来,无人驾驶出租车发展迈入商业化试点新征程。

德勤报告显示,未来3-5年,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预计至2030年,中国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3000万辆。同时,行业预计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预计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万亿元)。

“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处于技术快速推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阶段。合法上路,常态营运,是智能网联汽车最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关键。而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推进与政策法规支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与可靠性、安全可靠、数据积累、算力支撑、商业模式构建等息息相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李开国指出,“当前,智能驾驶规模化量产落地依然面临着诸如法规、伦理、安全、成本、工程化、商业模式等诸多挑战。”

规模化落地还需“过五关”

“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还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怎样加速商业模式的探索,如何提升社会接受度,如何完善自动驾驶技术,如何建设与基础设施相关的硬环境以及包括法律法规在内的软环境,都是智能网联汽车从封闭场地测试走向开放道路测试,到示范应用,最终走到商业化推广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产业研究部部长李晓龙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年各个部委支持下,各地已经建立了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和16个双智试点城市,全国已经有超过50个省市发布道路实施细则。

去年4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得先行区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的企业,相比此前“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主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正式开启方向盘后无人、副驾驶有安全员的无人化载人服务。

两个月后,南沙区成为广州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符合南沙区相关资质要求并取得《示范运营资格通知书》的自动驾驶企业以及取得《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的自动驾驶车辆,可在规定区域范围内开展示范运营。

去年8月1日,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不仅规定了符合标准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不配备驾驶员、安全员,更解决了自动驾驶企业的上路权并明确了事故责权划分。

随后,重庆、武汉两地政府部门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示范应用主体开展车内无安全员的远程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

而为了进一步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推进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体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去年11月2日,工信部、公安部就《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

今年5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汽车整车信息安全技术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四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为构造智能交通体系,助力汽车智能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近几年国家相关部委正在加速出台智能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创造智能驾驶上路条件。北京、上海、深圳等等许多国内城市都推出了适合于智能驾驶的法规文件,高阶智能驾驶法规正在由地方性实施向全国拓展,准入管理办法也在逐渐落地,在已经清晰的顶层设计下,企业如何突破技术瓶颈,赢得公众对智能驾驶系统的信赖,助推政策法规的加速落地是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必须跨过的第一关。”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