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进博会|"手术机器人总动员"上演,医院称"任重道远"
时间:2022-11-10 18:03:10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手术机器人在近几年的进博会上是各大跨国厂商新的竞技场。手术机器人的应用不仅深刻改变着相关专科的术式,也在改变着医疗行为和服务模式,成为破解优质资源不充分不均衡难题、促进临床医疗安全质量和患者获得感提升的有效抓手。但现阶段的应用仍然存在规模化不足、价格高等因素等制约。

机器人覆盖脊柱、神外多个领域

今年,医疗器械巨头美敦力的展台上演了“机器人总动员”,一举搬来了三台手术机器人,覆盖脊柱、神经外科以及机器人辅助等多个领域。

已经连续三届“参加”进博会的美敦力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MAZORX在今年迎来了本土化项目的启动,而首次参展的美敦力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StealthAutoguide目前正在国内注册过程中,该产品上市后,将把美敦力的智能平台系统SURGICALSYNERGY延伸至神外领域,形成“双智能平台”,从而满足骨科与神经外科领域的多维需求,打造智能手术的新标准。

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医疗手术机器人代表了未来手术精准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医疗机器人的发展是中国数字化医疗的一个很好的例证。”顾宇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机器人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和平台,背后是医疗的数字化、智能化和标准化。”

以MazorX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为例,据介绍,与开放手术相比,MazorX辅助术式可减少45%的手术置钉时间,并降低78%的术中辐射,同时还能帮助患者减少接近50%的术中出血,缩短超过43%的住院时间,带来更少的术后疼痛和更好的术后康复。

骨科巨头史赛克的明星关节机器人Mako今年也再次亮相进博,并带来全新首发上市的单髁关节置换应用系统。史赛克中国区总裁何磊(GregHolma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医疗行业大趋势是方案精准与快速康复。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对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和效率带来了突破性进展。“

技术的发展也在推动临床应用的进步。去年进博会以来,Mako智慧机器人在临床上的”溢出效应“立竿见影,全国手术量从2021年8月的3000台翻番至2022年9月底突破6000台。

在微创介入手术机器人领域,西门子医疗的途灵(Corindus)机器人今年也第二年亮相进博会。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已于去年3月使用该系统在中国博鳌超级医院完成首例冠脉介入手术。但这款机器人仍然有待中国监管部门的批准。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在本届进博会上介绍称,近五年来,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平均复合增长率已超过30%。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引进并应用手术机器人,并将其作为提高医院临床价值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微型化、精准性、智能化仍有挑战

与传统外科手术的模式相比,手术机器人则为实现“外科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精准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手术机器人能够快速精准地规划手术路径,使得手术创伤减小、作业精准度提高,并提升术者的操控能力。

但业内人士认为,手术机器人市场应用现阶段尚存在规模化不足、价格高、使用准备流程复杂、医患对机器人辅助手术认知尚待提升等因素制约,手术机器人产品想要得到市场和用户认可还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培训所需的设备资源成本以及产品标准以及法规政策的制定也成为阻碍国内手术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杨广中长期研发手术机器人在神经科学方面的治疗和应用。他表示:“过去10年间,得益于工程技术的发展、影像技术的提升以及技术资本临床的结合,手术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有了飞速的发展,并在神经外科、腹腔镜、腔内、骨科等科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微型技术的发展,神经介入机器人也在飞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神经介入机器人研发公司。”

杨广中指出,目前医疗机器人仍旧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微型化、精准性能、狭小空间灵巧结构设计、良好生物相容性材料发掘、多模态智能感知和人机协同智能系统的开发等,这些挑战解决了之后,微型机器人将会具备更好的宜人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行业在2020年规模达13.9亿美元,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46.9亿美元的规模,成为继腔镜手术机器人之后下一个广泛使用的领域。

另有统计数据估计,到2027年,外科手术机器人市场的价值将达到100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一以上的销售来自中国市场。

美敦力智能设备及神经外科事业部高级业务总监林茂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手术机器人而言,安全与疗效是基础,效率与微创化决定了手术机器人市场的体量,经济效益决定了手术机器人是否能够得以持续发展,只有在安全、疗效、效率、微创化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做好了,手术机器人才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价值。”

创新支付手段尚待探索

业内人士认为,支付方式的创新对于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在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手术机器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医保政策对手术机器人的态度尚不明确。

去年9月,北京医保局正式将机器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