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厂造车先造"魂"?
时间:2022-06-17 17:38:48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科技大厂正在加速向汽车领域“渗透”。在跨界造车新一轮浪潮中,操作系统等软件成为竞争的焦点,而在科技大厂与车企的“灵魂”之争中,汽车业呈现出更为纷繁复杂的竞争格局。

苹果“弃硬从软”还是“投石问路”

尽管只有短短三分钟发布,但苹果“造车”的消息还是足以让汽车业震动。

在6月7日举行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发布了全新车载系统CarPlay,该系统不仅能承载智能车机中的娱乐和导航功能,还能实现调节车内温度设置、座椅加热、车窗门控制等汽车大部分电子功能,并能适配现在所有车机屏幕比例。而此前CarPlay与大部分车辆自身的操作系统是分离的,意即用户必须离开苹果软件系统,才能进入汽车自带系统,新系统则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无疑是一次重大跨越。据苹果介绍,更新后的CarPlay将能够更深入地连接到汽车核心驾驶系统,将以“隐私友好的方式”与车辆系统实时通信,以显示速度、油位和温度等驾驶信息。业界认为,自此CarPlay的角色已不仅仅是“iPhone的扩展屏幕”,而是已经下探到车辆功能控制层的智能车机系统。

事实上,苹果早在2014年就开启了造车的“泰坦计划”,由于苹果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优势地位,这一计划也被视为苹果颠覆汽车行业的开端。然而之后,“苹果造车”的消息虽然常有更新,却迟迟不见“真凭实据”。随着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离世,苹果造车之路愈加波折。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苹果造车核心团队已有超过半数高管离职,今年3月甚至曝出造车团队解散的消息。

也正因如此,对于这次苹果发布新一代CarPlay,业界的看法也分歧颇大。一种观点认为苹果在“弃硬从软”,从自己造车到“帮助车企造好车”。不少业界人士认为,CarPlay只是传统燃油车和非智能电车的“救星”,它解决的痛点是车机系统的用户界面交互以及简单的功能控制,而做得好的智能汽车根本不需要这些功能。尽管苹果声称美国98%的汽车都可以应用CarPlay、79%的美国消费者表示自己只会买支持CarPlay的汽车,但苹果在此次全球开发者大会中公布的合作伙伴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个观点:苹果的PPT上展示了对新一代CarPlay“很期待”的14家车企,包括奥迪、奔驰、福特、日产、雷诺等,全部为传统车企,且中高端车为主,而特斯拉以及国内的智能汽车企业都不在这个名单之内。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苹果在“投石问路”,通过功能更完善的CarPlay逐渐占领智能汽车人车交互这一关键领域的话语权,进而“由软及硬”,时机成熟再推出自己的苹果汽车。毕竟早在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款智能手机时就引用了著名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凯的一句话——“对软件极度较真的人,应该生产自己的硬件”。而就在此次苹果开发者大会之后,苹果在实体造车方面果然有所进展。据外媒报道,苹果目前正在为汽车零部件和整体制造与相关供应商磋商供应链协议,苹果汽车项目新负责人凯文·林奇正在筹备重组项目团队。

科技大厂造车“殊途同归”

紧随苹果开发者大会之后,又一次在汽车业引起震动的科技大厂是百度。

6月8日,由百度和吉利联合创立的集度汽车在“元宇宙”希壤举办了首场品牌发布会ROBODAY,并正式发布其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ROBO-01。尽管此次发布会被不少业界人士嘲为“动画造车”,ROBO-01的U型折叠方向盘、激光雷达的设置也受到质疑,但此时距离百度“官宣”跨界造车仅仅463天,不仅如此,集度汽车还计划于今年秋季正式推出其首款量产车型的限定版,并将于今年的广州车展发布其第二款量产车型的设计,2023年开始接受订单,2024年交付。在新车研发周期动辄三五年的汽车业,这种速度足以令业界咋舌。

更令人关注的是这款概念车的智能化水平,集度汽车在此次发布会上甚至喊出了“超越特斯拉ModelY”,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据称,ROBO-01能够实现高速、城市、泊车三种场景的融通,具备点到点的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目前已跑通无保护左转、红绿灯识别、障碍物避让、自由上下匝道等功能。

不难发现,当下科技大厂在汽车领域的竞争集中在了软件领域,不只苹果、百度,今年5月召开的谷歌I/O开发者大会上,谷歌宣布将更新用于汽车的AndroidAuto系统,据介绍目前全球兼容此平台的车辆已超过1.5亿辆。而国内最新宣布“下海”造车的无人机领域“独角兽”大疆,与上汽通用五菱的合作重心也是在智能驾驶系统,双方合作的新能源量产车型即将上市,成为全球首款搭载大疆车载智能驾驶系统的量产车。

作为科技领军企业,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2021年底,随着AITO问界M5的发布,华为的鸿蒙系统首次在汽车上实现商用。部署在智能座舱上的鸿蒙系统,首先就是要针对驾驶场景上的高频操作提供华为的高标准体验,因此在AITO问界M5上市以后,小艺智慧语音助手自然的连续对话能力、座舱中控流畅的交互、高效的智慧分屏等特性,都获得了用户和媒体的一致好评,甚至有评价称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座舱是“车机的天花板”。“这些功能虽然大家都有,但是技术的储备不一样,实现出来带给用户的体验也不一样。”华为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为重要的是,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