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行业每年的“收官之战”,在疫情的起伏中坚定开幕的2021广州车展,即将于11月28日落幕。
新能源汽车依然是本次车展当之无愧的主角。尽管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翘楚——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缺席了本次车展,但在广交会展馆的1020辆展车中,仍有多达241辆新能源展车。其中,中国品牌达到了153辆,外国品牌88辆。新能源展车的数量占到了四分之一,在车展期间的声量与风头更是远超燃油车。
如果说两个月前的德国国际车展上,以戴姆勒、大众、宝马为代表的德国汽车企业展示了传统汽车巨头在电动化时代反击的能力,从4月上海到11月广州的两大中国A级车展,则见证着在这场跨越时代的变革浪潮里,中国汽车的“速度与激情”,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中心。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率先从补贴时代步入市场化竞争阶段,市场规模和普及度远超预期。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规模将突破300万辆的台阶,达到330万辆,市场渗透率超过13%。在“中国速度”的加持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供应链、市场全面发展,已经形成了全球领先的产业体系。
中国汽车产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百花齐放。
以蔚来、理想、小鹏等为代表的本土造车新势力,以一束束微光从缝隙中点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下一个汽车时代的方向;极狐、智己、岚图、阿维塔、极氪、沙龙等集体冲击高端,奏响了中国汽车集体向上的号角;比亚迪、五菱、埃安、欧拉,走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不同路径;华为、小米、百度等跨界力量,带来了新血液、新思路与新模式。
互联网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摩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和颠覆定律”,将有可能同样在智能化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智能化电动汽车的成本将不断下降,逐步取代燃油汽车;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跨界生态的形成,将带来远超传统汽车产业的价值;科技发展造就了巨大的变革可能性,汽车将被重新定义。
2021年无疑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键节点。它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真正走向了市场化的第一年,是头部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跨过月销1万辆生存节点的第一年,是传统车企蓄力反攻新势力的一年,是跨界力量又一次爆发的一年。在广州车展上,全世界看到的是已经站在舞台中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自主决战高端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哑铃状”结构:以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高端和低端市场率先爆发,中端市场所占的规模还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在高端市场消费者愿意为科技尝鲜及优质服务体验买单,在低端市场,和燃油车相比,电动车体现出了更优的经济性。
11月25日,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高低两端”发展的趋势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率先实现向电动车的切换,中端市场仍将主要以燃油车为主。因此,车企仍然是希望抓住高端市场打造自己的品牌。
特斯拉、蔚来汽车等新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成功,也让更多中国车企看到了高端市场的机会,提升品牌的价值,抢占赛道。
在今年的广州车展上,北汽极狐、上汽智己、东风岚图、吉利极氪、长城沙龙都是第一次单独设立展台。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的主流传统车企中,目前只有一汽在独立中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方面少有动作。
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在全球具有一定规模的高端汽车品牌只有10个左右,而现在定位于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中国品牌就已经超过了10家,走出来的注定是少数。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国内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竞争同样将趋于白热化。
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赛道上,不同的车企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定位也有所差异。例如,极氪001主打年轻群体,东风岚图梦想家准备打开纯电MPV市场,极狐阿维塔借力华为补上在智能驾驶的短板,长城的沙龙则以“机甲风”的造型针对将品牌的品类进一步细分。
以前,汽车企业在进行多品牌战略布局的时候,各个品牌的差别主要是销售不同价格区间的产品。而长城汽车以品类建立品牌,品牌之间除了产品的技术的差异化之外,更为关键的是聚焦某一个细分品牌,抓住某些特定用户的需求,将小众的市场规模扩大。长城汽车希望,沙龙汽车能够复制欧拉、坦克等品牌的成功路径。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体现在车企对于更多不同细分市场的开拓。在本届广州车展上,除了岚图梦想家之外,上汽大通和合创汽车也分别推出了纯电MPV车型,主要针对商务用车和多孩家庭用车群体。
自主迈向高端化的竞赛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用户思维和全新的商业模式之外,在产品层面比拼的是1000km续航、算力、激光雷达的配置数量……
与特斯拉的纯摄像头视觉方案不同,大多数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这一领域都将选择摄像头+激光雷达的路线,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将搭载激光雷达,以使车辆具备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
在本届车展上,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量产版正式发布,并即将于下个月小批次交付,新车将使用华为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搭载3颗激光雷达。小鹏汽车发布的新车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