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广州的汽车产值要实现1000个亿。”1000亿,这是上世纪末专管汽车工业的广州市副市长张广宁对广州汽车业的期许。彼时,由于广州标致汽车的败退,广州汽车产业陷入困境,对“广州能不能造汽车”的质疑甚嚣尘上。
不同于北方拥有扎实的工业基础,作为中国南大门的广州,在探索汽车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起步并不算早,历经波折。在怀疑与未知中,广州汽车产业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寻找着前进的方向。
转机出现在1998年,广州本田(后更名为广汽本田)的成立,开创了广州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纪元。当年广州本田直接导入了本田在全球同步的战略车型——雅阁。广本的成功带动了日系配套企业的聚集,2003年,东风日产落户花都;2004年,丰田和广汽集团合资成立广州丰田(后更名为广汽丰田)。至此日系三巨头齐聚广州,广州汽车工业的大格局基本成型。
而后随着广汽传祺、东风启辰等自主品牌的发展,广州初步形成了日系品牌、中国品牌和欧美品牌并举发展的多元化汽车品牌格局。与此同时,广州汽车产业集群日益完善,逐步形成了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
2011年,时任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的张广宁再度谈起自己早年关于广州汽车的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打造一个产值超1000亿元的汽车集团,广汽集团在2007年底就已实现;第二个梦想是拥有自主品牌轿车,广州的‘传祺’自主品牌小汽车在市场上热销,而且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品线,这标志着广州汽车产业发展第二个梦想也得以实现。”
逆境中崛起的广州汽车工业在燃油车时代创造了辉煌。面对波涛汹涌的新能源汽车浪潮,广州深知自己不能缺位。近年来,小鹏、宝能、恒大等新能源汽车项目频频落子广州,广汽集团旗下合资以及自主品牌、东风日产等传统车企加速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自动驾驶企业以及车联网企业在广州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目前汽车工业已成为广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超30%,成为拉动全市工业增长的“主引擎”。2017年全国汽车产量达到峰值近3000万辆,此后连续三年产量呈现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2018-2020年连续三年汽车产量稳定在290万辆到300万辆之间。广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广州市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实现5860.23亿元,同比增长3.8%。广州市汽车产量达295.21万辆,连续两年居全国城市首位,其中新能源汽车年产量7.98万辆,同比增长17.3%。同期广州市新能源汽车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21.00亿元,同比增长29.2%,增速比汽车制造业高出25.4个百分点。
当小米落地北京,上海手握特斯拉,合肥拿下蔚来,杭州押注零跑……“新能源汽车之都”的角逐战役早已打响。地处云山之畔、珠水之滨,作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基于宽带互联网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等各种光环加持的广州,能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争夺中拔得头筹,延续燃油车时代的辉煌?
传统车企大象转身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广州已构建起以整车制造为核心,零部件企业集聚,智能创新企业汇聚的汽车创新产业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广州拥有近20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包括采埃孚、马瑞利、高新兴、加特可、艾帕克等在内的超过500家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形成东部、南部和北部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千亿元。
其中,东部汽车产业集群包括黄埔区和增城区,以广汽本田、小鹏汽车、宝能汽车等企业为代表,包括增城汽车产业基地、黄埔汽车产业基地、北汽集团华南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南部汽车产业集群以番禺区和南沙区为主,包括广汽番禺汽车城和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基地等,主要车企有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丰田、广汽菲克、合创汽车(原广汽蔚来)、恒大汽车等;北部汽车产业集群以花都区和从化区为主,以东风日产、广汽比亚迪等企业为依托,包括花都汽车城、从化明珠工业园等。
三大汽车产业集群中,传统车企大象转身加速转型,作为广州汽车工业的强大支撑,面向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广州汽车产业的主力军——广汽集团承担起新能源变革的“垦荒”重任。
从广州市地标建筑“广州塔”沿新港东路、新化快速路,驱车40分钟来到广州广汽番禺汽车城西南部,远离城市的热闹与喧嚣,一片荒地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广汽埃安工厂,这是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首个项目。该产业园于2017年4月27日奠基,总规划面积7500亩(约5平方公里),根据规划,广汽集团将携手合作伙伴投资超450亿元,以智能制造区、创客服务区和汽车小镇为核心,形成全产业链开放创新生态系统,打造“智能、开放、创新、绿色、共享、生态”的国际一流智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2018年底,广汽新能源(广汽埃安前身)智能生态工厂竣工,2019年4月投产,产能达10万辆/年,目前埃安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140%。据悉广汽埃安已启动了扩建项目,投资5亿元,预计2022年一季度将产能提升至20万辆/年。广汽埃安今年10月销售1.3万辆,同比增长112%,连续六个月销量破万,1-10月累计销量9.1万辆,同比增长112%,已步入国内新能源车企的“第一梯队”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