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开工率下滑等因素推动下,轮胎行业再度迎来了新一轮的涨价潮。
10月25日,赛轮集团旗下赛轮轮胎销售有限公司向经销商发出涨价《通知函》称,经研究决定,自10月26日起,PCRRE中国区将对各品牌价格上调2%~3%,涨价涉及轮胎品牌包括赛轮轮胎、路极轮胎、黑鹰轮胎及锐科途轮胎。
事实上,赛轮集团宣布旗下轮胎品牌价格集体上调只是轮胎行业价格“撑杆跳”的一个缩影。据中国轮胎商务网10月25日统计数据,包括外资轮胎在内,目前已有80余家轮胎企业宣布在10月份实施新的价格政策。
在轮胎企业组团上调价格背后,国内轮胎产量自今年7月份以来已连续3个月出现负增长,且降幅逐渐拉大。国家统计局与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中国9月份橡胶轮胎产量以及橡胶轮胎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为6871.6万条,同比下降14.5%;1~9月份,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约为6.6亿条,同比增加16.4%。
隆众资讯轮胎行业分析师朱志炜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轮胎价格的波动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拉升和轮胎企业受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开工持续偏低位运行所致。此外,轮胎工厂成品库存出现连续下滑也有一定影响。
轮胎市场迎来涨价潮
“以往都是在年前会涨一次,但今年涨价的频率明显提高。我们经销商最担心的就是轮胎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轮胎经销商郑强(化名)向记者表示。
郑强的担忧不无道理。记者梳理发现,自今年9月底、10月初以来,轮胎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轮胎生产厂家发布涨价函的频率也明显升高。
据中国轮胎商务网统计,包括外资轮胎在内,目前已有80余家轮胎企业宣布在10月实施新的价格政策,其中包括米其林、中策橡胶、玲珑轮胎、赛轮轮胎、玛吉斯、佳通轮胎、邓禄普、韩泰轮胎、三角轮胎和风神轮胎等知名企业。数家轮胎企业的涨价政策将延续至11、12月,第四季度的轮胎涨价潮或将达到顶峰。
值得注意的是,普利司通、固特异和优科豪马等外资轮胎巨头也陆续掀起涨价浪潮,宣布将于11月1日开始涨价,涨价幅度在2%~3%之间。而正新轮胎在今年更是第三次进行调价。
“最近3个月已经陆续收到了多次涨价通知,各家轮胎企业涨价幅度有所不同。但总体来看,累计涨幅都已经达到了10%左右。”郑强告诉记者,“在商用车轮胎方面,轮胎企业涨价10%,我们经销商只能涨3%到5%。轮胎的价格一旦上涨销量就会马上下跌,这部分的涨价只能经销商自己去消化,利润空间受挤压也比较严重。”
另一方面,商用车销量下滑和需求疲软也使得经销商在进货态度方面更为谨慎。主营轮胎批发的经销商林生(化名)也向记者表示,轮胎持续价格上涨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我这里主要是大订单,只能和轮胎企业同步涨价。目前基本没有库存,都是根据客户的订单再找轮胎企业进货。”
林生表示,今年油价持续上涨和物流行业价格战对卡车司机的收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卡车司机的换胎频率减少,甚至轮胎直到看见钢丝才选择换胎。近期,客户订单数量与往年相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原材料上涨成主因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近期轮胎的密集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增加,而是因为生产成本变高。
据了解,轮胎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橡胶、钢材、炭黑等,其中橡胶成本占轮胎总生产成本比例约为50%。橡胶价格也是轮胎生产企业最敏感的环节之一,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中旬,顺丁胶的价格为15159.4元/吨;而9月中旬,顺丁胶的价格为13170元/吨。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中的天然橡胶期货主力合约也在一路走高,从9月底的13000元/吨低位持续上涨,目前在15000元/吨左右上下浮动。
而在上述轮胎生产企业宣布上调终端销售价格的企业中,给出的涨价理由主要包括原材料上涨和能源电力紧缺等。
例如,赛轮集团方面在涨价《通知函》中表示:“最近一段时间轮胎制造所需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压力不断加大。”物产中大集团旗下浩宇橡胶在《关于轮胎价格调整通知》中也给出理由称,主要因“当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加之电力紧张及环保因素等导致工厂生产成本不断攀升”。
对于近期天然橡胶的上涨,朱志炜表示,主因是国庆节后,下游需求略超市场预期,青岛库存消库幅度再次扩大,泰国产区多雨影响橡胶产出,存在局部洪涝灾害传言,“拉尼娜”发生预期走强。
“整体基本面有所支撑,替代产品合成胶价格近期坚挺,叠加内盘大宗商品乐观气氛浓厚,共同推动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上涨。”朱志炜告诉记者。
此外,轮胎生产原料炭黑也正持续上涨。据了解,10月25日,江西黑猫炭黑和新疆鑫凯炭黑公司几乎同步发出《产品价格调整函》,并宣布自10月25日起将公司特种炭黑全系产品价格上调1200元/吨。
两家公司给出的价格上调原因也大同小异。例如,江西黑猫炭黑公司表示,主要是由于双控限电节能政策持续收紧,导致开工率下降,加之原料油价格大幅度上调,造成公司产品成本持续增高。而新疆鑫凯炭黑公司上调价格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