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发展面临的难题 推动实现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7-26 16:27:32来自:第一财经字号:T  T

一、发展分布式光伏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和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进一步深入,能源转型加速,光伏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光伏发电的应用的方向将由大型地面电站主导转向分布式与地面电站相结合的模式。《2050中国光伏发展展望报告(2019)》认为,分布式光伏将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模式。按照《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2013]433号)给出的定义,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或附近建设运行,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网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逐步推进,从目前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全社会新增电力需求需要通过光伏等新能源电力来满足;从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这一阶段,发电端大量的煤电和终端以煤炭为主的用能形式将需要大量以光伏发电来替代,电力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电力将成为未来能源消费的主要形式。据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原研究员王斯成预测,分布式光伏市场潜力巨大,全国2035年至少有5亿千瓦发展空间,平均每年新增3000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发展有助于实现建筑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从目前来看,除了少量的建筑安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可为建筑提供一定供热、供冷和热水的能源供应,但主要能耗主体电力主要依靠城市电网供电。分布式光伏促使建筑由高能耗建筑向近零能耗发展,并成为全球建筑领域的大趋势,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2020、2030年近/净零能耗建筑发展目标(见图2),并开展了技术集成专项研究与示范。其中,光电建筑一体化系统是促使建筑实现近零能耗必不可少的选择。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何涛研究员估算,在既有建筑应用BIPV潜力方面,我国既有建筑面积600亿平米,可安装太阳能光伏近30亿平米,约4亿千瓦;新建建筑应用BIPV潜力方面,我国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平米,可安装太阳能光伏近1.5亿平米,约2000万千瓦。

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将促使“光伏+储能”应用而生,从而将拉动储能产业规模化发展,扩大就业机会,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利用智能微电网供电和分布式储能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建筑电力负荷与光伏发电出力时间和空间上不吻合的问题,彻底扭转目前建筑用电完全依赖电网的局面。

以光伏扶贫为起点,逐步实现支撑乡村振兴,助力农村地区能源变革。根据我国居民建筑的条件来看,户用光伏系统更适合在农村地区建设。光伏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户用分布式光伏产权明晰,系统归贫困户所有。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屋顶或院落空闲位置安装一套3kW~5kW的光伏发电系统,原则是“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即所发电量自己使用,用不完的剩余电量卖给国家电网领取财政补贴,所得收益均归农户自己。每户一年大概可获益3000元,连续收益20年,可有效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户用正成为分布式光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据粗略估计,我国至少还有5000万个可安装户用光伏的屋顶,如全部安装可以实现装机总量达1000GW。2016至2020年,全国户用光伏累计装机已超过20GW,安装户数超过150万户,其中,这几年累计分别安装户用光伏的户数为15万户、50万户、78万户,107万户,150万户。2016-2020年新增安装户用光伏的户数分别为13万户、35万户、22万户、29万户、50万户。2020年,纳入补贴规模的户用项目达10.1GW,创下了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户用光伏装机在全年分布式装机中的占比达到67%,在全部新增装机中占比达到21%,已成为举足轻重的项目类型。从全国范围看,山东、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表现突出,装机规模排名前列。

二、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

从长周期来看,分布式光伏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有必要充分思考发展初期需要解决发展面临的问题。2017年以来,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开始显著增加,2020年新增容量15.5GW。

与光伏电站相比,目前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内部收益率相对更高(见图4),而且投资门槛相对更低,消纳更为容易,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三北”地区的青海、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地,由于资源条件优良、建设成本和非技术性成本较低,2020年光伏电站新建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8.1%~10.4%,可以实现平价上网。结合考虑当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核算分布式光伏在各地的满发小时数,以燃煤标杆上网电价×30%+一般工商业电价×70%作为收益电价,测算全国各地区新建分布式光伏平价上网的经济性,2020年分布式光伏新建项目内部收益率均大于8%。其中,吉林、蒙东、天津等“三北”地区,以及浙江、江苏、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性较高,其新增项目内部收益率达到12%以上。

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较快,在光伏总装机容量中的比例显著提升,可以看出其未来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以浙江为例,首先,以企业屋顶分布式光伏为主,商业模式成熟,项目盈利能力强;其次,采用第三方合同能源管理的项目较多,资本驱动特征明显;同时,浙江良好的产业支撑,电网结构和负荷消纳条件为分布式光伏发展提供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