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角色调换 合资自主攻防易手
时间:2021-07-26 16:27:26来自:中国经营报字号:T  T

“风水轮流转。”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合资品牌压制自主品牌已经持续多年,然而在2021年6月的车市中却出现了双方“角色调转”的局面。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达44%,同比大幅增长16.5%。40%的市占率是判断自主品牌市场好坏的重要界线。《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此前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长期在40%上下浮动,2020年市占率一度跌至38.4%,为历史最低值。然而,2021年以来,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呈现明显走高的趋势,44%的市占率数据已经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几家欢喜,几家愁。”与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占率一路攀升相对应的是,合资品牌产销均大幅下滑。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6月自主品牌产量同比增长20%,而主流合资品牌同比大幅下滑35%。6月国内车企零售销量同比增长16%,合资品牌则下滑18%。这也就是说,中国汽车市场,在市占率上长期被压制的自主品牌已经开启“反攻”,开始“围剿”合资品牌。

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在国内中级车以及中高级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在产品品质上已经基本上可以与合资品牌一决高下,在某些技术领域自主品牌已逐步实现由“技术追赶”向“技术引领”的转变。

而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虽然目前合资品牌仍然是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主力,但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快速发力,自主新能源车品牌在核心市场实现了有效的突破。“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走强的急先锋。只要我们做好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等的提升,以及做好配套体系的建设,中国电动化的进程将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实现市占率继续攀升。”

自主品牌反攻“突围”

“近期换车主要考虑国产车。有了换车的需求后,我咨询了身边一帮朋友,都说现在的国产车性价比比合资品牌高多了,在技术上,自主品牌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方面有很多优势,质量、售后服务也都比较好,同价位的自主品牌车型在配置上往往比合资品牌多出来不少,身边很多的80、90后都有心在换车时一定更换成国产车。”近期一位打算购置乘用车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而在采访过程中,这样的声音并不少见。

在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已经持续多年,合资品牌压制自主品牌似乎已经成为“常态”。然而,这样的竞争态势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中汽协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84万辆和1000.7万辆,同比增长26.8%和27.0%。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乘用车市场走势结构性分化加剧,自主品牌市占率实现了较大幅度攀升。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419.8万辆,同比增长46.8%,市占率为42%,远高于去年同期的36.3%。2021年6月,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达44%,同比大幅增长16.5%。

反观合资品牌,其市占率出现整体下滑态势。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韩系车和法系车的市占率分别为22.7%、22%、9.1%、2.7%和0.4%。其中,除法系车有着0.1%的微小提升外,其余几大车系与去年相比均有所下滑。一向在中国市场占有较强市场地位的德系和日系车市占率的下降幅度也分别达到2.4%和2.1%。

在崔东树看来,市占率表现方面,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冷热不均”与席卷全球车市的“芯片荒”有关。而在“芯片荒”压力之下,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境况不一。“近期芯片短缺影响生产节奏,但各自主厂商适应了过紧日子,以更多的灵活措施稳定产销。自主品牌通过强化供应链优势等举措,有效地化解芯片短缺压力,取得6月产量以及市占率同比增长的良好表现。而合资车企的供应链主要由外方主导,其获得的芯片需做全球化分配,这影响了合资车企的国内生产节奏。”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自主品牌市占率攀升的背后,脱离不了其长期的技术沉淀和耕耘。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技术缺失、设计缺失等原因,自主品牌被刻上了“廉价”的符号;而合资、进口车型,在彼时则是“高级、上流”的具象化符号。随着自主汽车品牌“向上”发展,自主汽车品牌质量、口碑、售后服务等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市占率的上升,也离不开新能源汽车的加持。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21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6万辆,创历史新高;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与2020年全年持平。中汽协在7月9日的发布会上宣布上调了其对2021年新能源车市的预测,预计全年新能源汽车将售出24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拉高了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崔东树认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走强的急先锋。“只要我们做好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等的提升,以及做好配套体系的建设,中国电动化的进程将推动中国自主品牌实现市占率继续攀升。”

距离“逆天改命”尚有空间?

总的来看,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市占率的提升,依靠的是实力强劲的头部车企。记者注意到,这些头部车企在品牌溢价能力、产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