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连续两个月渗透率超10%,电动车渗透提速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8万辆和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继续刷新当月历史产销记录。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万辆和21.1万辆,同比分别均增长1.5倍;插电混动汽车分别完成产销4.3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6.5%和1.1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44辆和272辆,同比分别增长4.3倍和2.3倍。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121.5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均增长2倍,累计销量已经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2.2万辆和10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倍和2.2倍;插电混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2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1.3倍;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32辆和479辆,同比分别下降43.6%和5.7%。
新能源汽车:6月新能源汽车完成销量25.6万辆,同比增长139.3%,环比增长17.6%,继续刷新当月历史新高。今年前6个月新能源汽车完成销量120.6万辆,已经与2019年全年销量持平,渗透率达到了9.4%,相较2020年数据提升了4pct;1-6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分别为7.2%、7.6%、9.0%、9.1%、10.2、12.7%%,呈现稳步上升趋势,连续两个月渗透率超过10%,加速迹象明显。结合海内外销量与政策来看,欧洲上半年销量预计在100万辆左右,且欧洲补贴政策维持较高水平,碳排放标准有转严的趋势,预计全年欧洲有望实现22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美国拜登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美国电动车销量在增长停滞三年后重新回到快速增长阶段,预计全年有望实现60万辆销量;国内新能源车需求旺盛,销量不断创新高,预计下半年销量将会超过上半年,全年有望实现260万辆销量。
锂电池:6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1GWh,同比上升206.4%,环比增长13.2%。今年1-6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3.3GWh、2.2GWh、3.9GWh、3.2GWh、4.5GWh、5.1GWh,占总装车量的比例分别为37.9%、39.3%、43.3%、38.1%、45.9%、46.07%,市占率稳步提升。今年前6个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22.2GWh,同比累计上升368.5%,占总装车量的42.3%,市占率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5.2%。自国内补贴退坡以后,成本成为车企盈利的关键,而随着安全事故频发,安全性成为消费者选择电动车的重要标准,故而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自疫情后持续提升至40%以上。此外,7月初特斯拉推出标准续航版ModelY,售价仅为27.6万元,ModelY5月销量为12728辆,已经超过了Model3,成为新的爆款车型,ModelY推出磷酸铁锂版车型将会继续带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增长,我们长期看好磷酸铁锂电池发展。建议关注磷酸铁锂电池相关企业:
宁德时代、比亚迪、富临精工、德方纳米、鹏辉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
燃料电池:自去年氢能“十城千辆”细则出台以来,各地政府和企业均加大氢能产业链的投资,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也为氢能源赋予了新的使命。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陆续发布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新政策,让整个行业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据不完全统计,年内,浙江金华、江苏常熟、宁夏、浙江嘉兴、北京、浙江、天津、北京房山区、贵阳等地区相继出台氢能发展规划或是扶持政策,这将会完善当地氢能产业链的生态布局,刺激其余地区加大氢能领域的投资,共同推进国内氢能产业链高速高质量发展。目前氢能在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成本过高、技术不够先进等问题,随着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氢能产业链将会逐渐完善,技术不断提高,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进程将加快进程,建议关注:1)具备规模优势和资源优势,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2)掌握核心环节技术,有望推动燃料电池产业链国产化进程的企业。相关标的:
亿华通、美锦能源、雄韬股份、厚普股份等。
市场表现
6月沪深300下跌2.02%,汽车指数上涨10.84%,跑赢大盘12.86%;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9.02%,跑赢大盘11.04%;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指数上涨14.03%,跑赢大盘16.05%。
行业动态
2021年6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1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数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2021年6月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中国充电联盟);LFP版国产ModelY正式上线(高工锂电);
欧洲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爆棚(高工锂电);
本田宣布终止生产氢能源汽车(电动知家);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3万台(建约车评)。
公司动态
当升科技(300073):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为41,000万元-45,000万元,同比增长180.67%-208.05%。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