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6月产销"踩刹车" 芯片短缺惹的祸?
时间:2021-07-12 16:13:25来自:证券时报字号:T  T

一路高歌猛进的汽车产销量在6月猛然踩下“刹车”。

7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最新产销数据,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4.3万辆和201.5万辆,环比下降4.8%和5.3%,同比下降16.5%和12.4%。

实际上,今年5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就已出现了环比和同比微跌,而6月的产销量则进一步回落。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5、6月汽车产销量的下滑,与多重因素相关。其中,乘用车主要是受芯片供给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而商用车则与排放标准切换有关。

一位上市车企的管理层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芯片短缺对于汽车生产和销售的影响仍在持续,5月以来,公司董事长已亲自带队前往芯片公司沟通,以保证汽车芯片供应畅通。

降幅扩大:

芯片短缺是主因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汽车产销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产销量从去年6月开始实现反转。受益于去年汽车产销的低基数和汽车消费全面复苏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

但从4月起,前期低基数带来的高增长影响已明显减弱。步入到5月,国内汽车产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出现了小幅下跌,而6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则出现了明显回落。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6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4.3万辆和201.5万辆,环比下降4.8%和5.3%,同比下降16.5%和12.4%。

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产销155.5万辆和156.9万辆,环比下降3.8%和4.7%,同比下降13.7%和11.1%;商用车产销38.8万辆和44.6万辆,环比下降8.3%和7.4%,同比下降26.3%和16.8%。

“很明显,商用车产销量的同比跌幅要高于乘用车”,陈士华表示,商用车产销量的回落,主要是由于国五、国六政策的切换,导致商用车的市场需求受到短期抑制。

实际上,近期汽车上市公司披露的产销快报,也反映了6月汽车销量“踩刹车”的现实。

7月9日,上汽集团披露6月产销数据,6月,公司销售汽车32.86万辆,同比下滑31.46%。其中上汽大众共销售汽车6.5万辆,同比下滑54.63%;上汽通用共销售汽车8.51万辆,同比下滑34.97%。

福田汽车(600166)披露的6月产销快报也显示,公司汽车产品实现产量5.77万辆,同比下降11.72%;销量6.43万辆,同比下降2.65%。

业内人士认为,商用车销量的下滑是政策因素导致的,其影响是短期且可控的,但乘用车销量的回落,则是因汽车芯片短缺引起的,这一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快速的解决。

“芯片短缺给行业带来的影响,已经发酵了一段时间,但通过层层传导,这种压力在6月集中爆发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近期,汽车芯片的短缺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生产节奏。但不同厂商采取的措施却是不同的,其中,部分合资品牌的订单需求匹配与现有库存出现不均衡现象,导致终端销量偏弱;而自主品牌则通过更加灵活的方式稳定产销,强化了在供应链方面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芯片短缺带来的压力。

一位上市车企管理层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透露,5月以来,公司董事长亲自带队前往芯片公司拜访,以保证汽车芯片供应畅通。

“不夸张地说,很多自主车企都是排着队在芯片公司门口抢货源。”上述人士表示,当前的芯片短缺已经让汽车企业越来越重视对其的布局,大部分公司或在积极稳定供应链,或已与芯片公司进行联合开发,以保证芯片生产周期与汽车产品的匹配。

新能源车维持高增长

尽管汽车芯片的短缺影响了全行业的产销量,但新能源汽车仍然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高增长态势。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6月产销分别达到24.8万辆和25.6万辆,其中销量创历史新高,产销环比增长14.3%和17.7%,同比增长1.3倍和1.4倍。

近期,多家新能源车企也公布了6月销量数据,其中,比亚迪6月新能源车销量4.14万辆,较之于去年同期的1.42万辆同比增长191.55%;长城汽车的新能源品牌欧拉6月销量1.08万辆,同比增长309.5%。此外,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广汽埃安等车企,6月新能源车销量也成功破万,分别达3.13万辆、2.81万辆和1.04万辆。

新造车企业方面,6月,蔚来汽车交付8083辆,同比增长116.1%;小鹏汽车交付6565辆,同比增长617%;理想汽车交付7713辆,同比增长320.6%。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达14%,1~6月的渗透率则为10.2%,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崔东树表示,之所以在芯片短缺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呈现高增长态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头部企业因芯片供应不足,加之传统车双积分考核压力较大,导致公司前期积累的规模优势遭遇稀释,在这样的情况下,头部车企将进一步加速在新能源车上的转型和布局。另一方面,对于专注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新造车企业而言,其体量规模较小,在芯片需求上更容易得到保障,交付量也因此有了超预期的表现。

山西证券指出,未来这种新能源车上行,燃油车市场增速放缓的趋势会进一步强化,预计下半年新能源车依然可保持强劲增长。

全年走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