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我国兼具发展氢能的产业基础和应用市场。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到2030年,中国氢气需求量将达到3,500万吨,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5%。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随着下半年氢能“十城千辆”名单的落地,氢能产业有望进入高速发展轨道。
投资要点:
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的增长潜力有望在下半年爆发:因为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一般在第一、二季度与下游厂商商讨技术方案、制定商务合同、订单备货,第三季度采购生产第四季度确认交付。
若“十城千辆”政策在三季度能顺利落地,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有突破1万辆的潜力。从车型来看,氢燃料客车与重卡将占据2021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主要份额。这主要是由于2021年我国将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做准备,我们预计氢燃料重卡将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落地进行示范运营。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相关规划,我们预计21/25/35/5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5/869/3850/9900亿元。
氢能供应端市场空间广阔,拥有千亿级市场潜能:氢能供应端包括氢气的制、储、运。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到2050年氢能将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综合来看,短期内由于蓝氢对灰氢的替代,制氢成本在2020-2040年有一定程度上的增长,但随着光伏制氢项目的逐渐投产与普及,2050年绿氢占比80%的目标若能实现,我国平均制氢成本有望下降到11.42元每千克。结合氢气需求量,我们预测氢气供应端市场空间2030/2040/2050年将分别达到
572.75/5850.38/7615.90亿元。
加氢站建设势头迅猛,市场空间可达千亿级别。根据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对加氢站数量的规划,2025年预计达到1000座,2035年预计达到5000座,预测到2050年或将建成10000座加氢站。我们预计加氢站的市场空间在25/35/50年分别为68.26/871.59/2647.43亿元。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氢能市场推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