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行业2021年年度策略:产业化提速 关注电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机会
时间:2021-01-22 16:19:58来自:中泰证券字号:T  T

“十城千辆”政策启动,燃料电池车产业化提速在政策扶持下,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6500辆,建成加氢站超过50座。针对产业存在的问题,将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示范城市或区域,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示范为期4年,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燃料费用、购买成本是降本的核心。根据彭博财经预计,2030年以前PEM电解槽成本可降低至300美元/千瓦以下,在风能与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氢气成本可降低至1.5美元/千克,足以与天然气竞争,氢燃料降本速度有望超预期。根据美国DOE的规划,氢气价格降至5美元/kg,销量达到10万辆情况下燃料电池重卡可以实现TCO平价,考虑到我重卡的市场规模远高于美国,我们预计10年内我国可实现燃料电池重卡与燃油重卡TCO平价。

降本趋势展望:燃料电池系统有望降至300元/kw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2050年燃料电池系统的体积功率密度将达到6.5KW/L,乘用车系统寿命将超过10000小时,商用车将达到30000小时。低温启动温度将降至-40°C,系统成本将从2019年的8000元/KW降至300元/KW。

关注电堆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机会

2019年燃料电池产业产值为3000亿元,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计,燃料电池产业2020-2025年产值达到1万亿元、2026-2035年达到5万亿元、2036-2050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随着终端领域的推广,电堆产业发展好,电堆系统技术指标追赶国际一流水平;关键材料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炭纸以及空压机、储氢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已具备初步国产化能力。

产业链公司分析

海外公司发展早,掌握核心技术。主要公司包括:丰田、巴拉德动力系统(Ballard)、普拉格能源(PLUG)、巴斯夫(BASF)、3M等。国内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及电堆独立供应商主要分为三类:1.较早局部且具备自主核心技术的发动机供应商,如新源动力、亿华通等。2.引进国外技术且具备一定量化生产能力的供应商。3.通过投资、产业链合作等方式拓展相关业务。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与补贴力度不及预期、燃料电池系统与燃料电池车成本下降进程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