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议
疫情后车市需求呈现稳健恢复,板块估值仍有提升空间。我们对于四季度的投资逻辑进行梳理,主要分为四条主线:向新而行,品牌自信,产销恢复,海外修复。
理由
向新而行:新能源汽车维系热度,电动两轮崭露头角。过去德系三强对电动化的步调并不统一。大众集团对纯电动化的规划最为激进,宝马集团以插电混动车型作为过渡,而奔驰仅推出EQC试水市场且销量不尽如人意。近期宝马在畅销车型X3上推出了纯电动版本iX3,戴姆勒奔驰发布了自己的最新电动化路线。德系三强在电动化上路线又开始达成共识、向“新”而行。我们认为比亚迪基本完成了估值重构的阶段,后续重点看两个催化剂:1)“汉”销量数据能否持续爬坡。
2)DM4.0-i带来的放量预期。同时,我们认为运营效率高、全年效率有望超预期、估值仍处低位的理想汽车也存在上行空间。另外,电动二轮车行业新国标政策的执行将带来较大规模的存量替换,我们认为小牛电动(未覆盖)将成为受益标的。
品牌自信:自主崛起,品牌分化。近期结束的北京车展中,我们认为自主品牌新车型的推出速度和迭代速度更快。我们认为国内车市逐步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强产品力来自于快速迭代更新。头部自主根植中国市场,逐步扁平化产销研体系,能够直接触达消费者需求,形成快速反馈。此外,我们认为在中国汽车工业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自主车企从学习跟随转向正向开发探索,当下进入了在部分领域实现超越的收获阶段。性价比不再是唯一优势,自主品牌开始具备挑战15-20万元级别车型的能力。我们认为销量表现强劲,A/H溢价有望缩窄,欧拉尚未体现估值的长城汽车后续仍存在上行空间。我们预计伴随定增落地,长安汽车业绩将在3季度开始兑现。重卡方面,潍柴动力产品力增强,市占率有望回升。
产销恢复:2021年高增长的确定性不断增强。低基数下2021年有望录得10%以上增长。目前看3季度车市恢复符合预期,若4季度仍能实现与历史水平相当的环比走势、经济活动恢复常态,我们认为2020年需求回暖的逻辑仍然适用于2021年,同时还会叠加2020年低基数的影响。量化来看,我们假设2021年首购需求同比+5%,换购需求为保有量/28(更换基数与2019年持平),增购占比与2019年持平,那么得到2021年乘用车销量为2245万辆,同比+14%。我们认为在行业复苏的情况下,华域汽车作为强“Beta”将会受益。
海外修复:海外疫情有所反复,但车市回暖较快。海外市场(欧洲、美国)受疫情影响3月-6月销量同比大幅下降,但7-8月的同比降幅已经收窄到20%以内,9月美国、德国等主要市场乘用车同比增速转正,恢复较快。往前看,从控制较为得力区域(中国)和完全不加控制区域(美国)来看,都是震荡新低点高于前期低点,我们预计海外车市增速表现将振荡向上,逐步恢复正常。对于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较高的零部件公司,我们预计2季度会是海外业务最差时点,而3、4季度海外市场业务将逐步回暖。我们认为受益于海外市场复苏的标的包括:继峰股份、有子公司上市需求的均胜电子。
盈利预测与估值
推荐比亚迪、理想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潍柴动力、华域汽车、均胜电子,建议关注小牛电动(未覆盖)。
风险
后续车市销量复苏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反复,影响行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