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心观点
1、随着我国国产航母研发生产进程的不断加速,新型航母所带来的舰载机需求对于航空产业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航母舰载起降技术的革新最终将衍化为舰载机型号的发展与数量的大幅增长。虽然当前我国航母均为滑跃类,但弹射系统上舰已是大势所趋。参考美军舰载机发展历程,在航母具备弹射能力后,舰载机将逐渐从三代机向四代机转变,FC31产品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和优异的综合性能,或将成为我国首款第四代舰载中型战机,与歼-15后续改型搭配上舰。在弹射技术驱动下,航母攻击类战机数量或将达到60架左右,载机数量远超辽宁舰。照此计算,若以0.5亿美元的三代、三代半战机单价计算,单艘航母战机价值量约为30亿美元。预计10年内我军将有3~4艘航母下水,带来近200架舰载战机需求,相应市场空间近100亿美元。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预计后下水航母将采取核动力推进+电磁弹射技术,吨位将接近美军尼米兹级,搭载舰载机数量将更多,舰载机需求得到进一步放大。
2、未来我国舰载战斗机或将以歼15、歼31为基础改装型号,跟随航母性能、功能性的提高出现不同代系不同改型,对应标的为中航沈飞。舰载直升机仍将以直18系列与直20及其改装型号为主,对应标的为中直股份。预警机方面,我国新型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或以国产中小型运输机为基础改装平台,机体研发制造总装或由陕飞承接,对应具体上市标的为中航飞机。
3、在投资策略上,2020年推动行业发展的三大逻辑或将被逐步验证,建议重点把握供需新平衡、改革再出发和成长正当时三条投资主线,①在供需新平衡方面:建议首选符合“实战需求旺盛、新型号定型、量产预期将至”三大标准且型号量产有望延续的整机公司,以及在实战化练兵背景下需求集中释放的相关公司;②在改革再出发方面:随着国家政策加大力度支持、人事调整到位,资产注入新路径的示范效应将逐步显现。军工核心资产或将加快证券化,优化提升上市公司经营效率或将成为各大军工集团的重要任务。建议重点关注“主业有支撑、注入空间大、经营可改善”的军工央企上市公司;③在成长正当时方面:军工上游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具有军民两用性,通过向民用转化可解决国产化问题,重点关注“行业空间大、国产化率低、国产化刚需强劲”三大标准的相关行业,包括碳纤维、连接器、微波组件、电容器、红外探测器等领域。
4、重点推荐组合
供需新平衡:中直股份、航发动力、航天发展;改革再出发:*ST湘电、国睿科技;
成长正当时:光威复材、西部超导、宏达电子、爱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