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行业结构改变,出租保持稳定,网约车崛起。我国巡游出租车体量在140万辆左右,并保持稳定,而在2010年之后网约车进入快速发展期,现阶段体量超过200万辆,截止2019年底平台活跃用户规模突破1亿人,同时客运量占比快速提升至40%,年交易量超过3000亿元,逐渐成为出行的主流方式。
运营车电动化趋势明显,两大掣肘阻碍推广速度。2019年新能源车运营用途上牌量为24.9万辆,市场占比27%。其中东风乘用车、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对运营用途依赖较高,电动车出货量超过50%用于运营领域。但是推广依然存在两大阻力:1、性价比优势未能充分体现,现阶段在天然气资源富余的地区,天然气的运营车辆具有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性,同时早期电池寿命难以满足运营生命周期导致维护成本较高;2、充电基础设施与运营车电动化程度密不可分,电桩的分布、充电功率以及电费服务费价格是司机群体最为在意的因素。
政策端发力,新基建保驾护航。2018年7月国务院公开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随后各省市陆续出台了符合当地情况的多项举措,其中针对公共交通设施,多数重污染地区规定2020年底前新能源汽车使用比例达到80%,2020年作为收官之年,在疫情退潮以后,电动化有望提速。另一方面,随着充电桩被列入新基建项目,政策层面进一步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快建设进程,同时充电桩平均功率由16年的69.23kw提升至19年的115.76kw,功率大幅上升提高运营车辆的充电便捷性,促进推广提速。
运营车电动化拉动内需,提供增量。根据对市场测算,全国巡游出租车约140万辆、网约车210万辆,总体空间约为350万辆,按照运营车辆8年替换周期,出租车可提供25万辆替换市场,而网约车存续时间相对较短,并未大规模达到替换周期。根据政策,重污染城市运营车电动化率年底前目标达到80%,可提供超过百万辆市场,但各地实际情况略有差异,我们保守估计在30万辆,因此2020年运营车对新能源车市场拉动在55万辆左右,相比同期有望翻倍。
投资建议
运营车电动化的大背景下,自主乘用车品牌将会最为受益,相关标的有比亚迪、北汽蓝谷、长安汽车、上汽集团等。电池系统的配套产业链也将有望增产提效,相关标的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璞泰来、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容百科技等。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重大安全事故风险、疫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