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厨电市场规模呈现出明显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形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厨电市场规模达627亿元,同比增长7.9%,在2017年宏观经济环境换挡的背景下,依然能保持11.2%的高增态势,厨电市场颇为风光。但在2018年后,受房地产降温、行业新进入者等因素影响,厨电市场增长脚步开始放缓,2018年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7%。2019年我国厨电行业市场规模为5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
随着厨电市场一路走低,不少人认为,随着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变缓、与客户议价能力下降,厨电上市公司的高光时刻已过,厨电市场也成为西下的落日。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简单直白吗?
行业空间仍广阔,品牌力成行业痛点
厨电具备较强的前装属性,其市场规模短期受地产周期影响,长期则与消费升级同步。
短期来看,行业受竣工增速回正、地产景气回暖影响,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我国厨电渗透率仍相对较低,三四线市场还有较大的下沉空间。
据开源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18年城镇油烟机保有量为79台/百户,农村保有量为26台/百户。然而,根据安信证券研究所,与我国居民生活习惯相近的日本和韩国,油烟机渗透率保持在近80%。可见,我国厨电渗透率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三四线市场将在电商助力下,为厨电市场提供巨大的潜力。
安信证券研究认为,未来我国厨电渗透率的上限是日本,下限是美国。他们预测,未来国内油烟机年销量将达到3553.6万台,相较2019年高出104%。
然而,在未来广阔的市场空间预期下,厨电行业依然存在着诸多痛点,其中,企业品牌力是核心。
首先,厨电行业产业链较长,以中游厨电企业为核心,涵盖上游金属、玻璃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商超、品牌实体店、电商平台等销售终端,从整条产业链来看,普遍技术门槛较低。
由于技术门槛低、利润空间较大,一直以来厨电市场都面临着品牌繁多、鱼龙混杂的问题。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19年油烟机线上市场在销品牌418个、进入品牌118个,线下市场在销品牌218个,进入品牌47个。
对此,中泰证券指出,厨电行业价格梯度较大、定位区分明显,新进入者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以价换量抢占市场份额。开源证券整理的数据则显示,在新型中低端品牌的带动下,油烟机的中低端市场份额出现明显提升。线上市场500-999价格段产品分为提升3.5个百分点,线下市场也从4.6%提升至6.0%。
核心技术的低门槛、产品创新不足也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同质化严重。华安证券对市面上150个产品参数分析后发现,发现集成灶与传统烟灶参数相近,各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原材料差异较小,龙头品牌的优势来源于规模效应。
近几年,在厨电市场疲软背景下,“窜货”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厨电行业的线下经销渠道。有业内人士就在中国厨卫行业平台表示:“随着房地产精装修、电商渠道紧逼等因素影响,致厨电行业从同质化量销,多升级为高端智能产品,引起多个一线大牌销售量额同比下滑,一场史无前例的窜货热潮就这样发起了”。厨电窜货冲击了实体店代理商的利益,长期对厨电渠道造成负面影响。
不仅如此,由于厨电企业的品牌力不足,在工程渠道下,地产商对厨电企业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并对厨电企业的利润率产生冲击。据老板电器内部人士透露,三大渠道中,电商渠道毛利率70%,零售渠道毛利率50%,工程渠道毛利率仅有40%,相对于小地产商,大地产商客户带来的毛利率更低。华帝股份2019年三季度数据也显示,公司工程渠道毛利率仅34%,远低于电商60%的毛利率。
此外,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也影响着厨电企业盈利。中泰证券指出,不锈钢、冷轧板等原材料在厨电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比较高,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将影响到企业盈利能力。在2016年末到2017年初这段时间,原材料价格暴涨,导致低价营销品牌频频面向渠道涨价,但品牌价值较强的企业并未因此大幅提价。
相比厨电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的应对能力则更差。在前两年原辅料、物流成本上涨,以及今年突发的疫情下,部分面向低端、盈利能力差的中小品牌已逐渐退出市场。
那么,厨电龙头企业的经营之道又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
“厨电三杰”的经营之道
老板电器、方太厨电、华帝股份被称为“厨电三杰”。从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来看,这三家厨电企业当之无愧地成为行业龙头。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老板、方太、华帝零售额份额分别为26.9%、24.1%、9.2%,占国内市场份额的前三位,其净利率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纵观厨电巨头的经营逻辑,可以发现三者的共性,其核心竞争力源于品牌定位、渠道以及产品建立的护城河。
首先,紧跟消费趋势,品牌定位于高端市场。早在2011年,方太厨电就推出“中国高端厨电专家和领导者”这一定位;2015年,华帝也正式定位高端智能厨电;老板电器同样锚定高端产品,并通过新生代明星代言、IP合作等方式塑造年轻化品牌,以吸引年轻一代消费群体。
近年来,不同高端品牌的也开启异质性定位,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品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