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年不到两个月,越来越多的钢厂传出停产检修的消息,其中也包括不少大中型钢厂。
比如包钢的大螺纹和小螺纹产线就全部停产,停产时间超过一百天,复产时间在3月份。
不久前,包钢发布了业绩预告,公司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是已经发布业绩预告的钢厂中,不到一半的盈利钢厂之一。
但进入2024年,不少钢厂的利润承压,亏损加剧。生产螺纹钢的延续23年12月的亏损,亏损幅度已超百元,生产热卷的则从小亏到大亏,亏损幅度已近两百元。
虽然春节假期临近,是钢厂趁市场易转淡而停产检修的原因之一,但亏损的压力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
据兰格钢铁网调研数据显示,1月18日,全国201家生产企业中有75家钢厂共计115座高炉停产;1月25日,全国百家中小钢企的高炉开工率为75.5%,较前一周下降0.3个百分点,相较于去年同期也下降了1.3个百分点。Mysteel截至2月2日的统计更是显示,全国87家独立电弧炉钢厂集中停产,平均开工率只有40.85%。
在钢铁行业,开工率是衡量产能是否过剩的一个重要指标。早在十年前,“产能过剩”这个词在钢铁行业就已不算陌生,在2016年的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铁业也是重点被调控的行业。
如今十年过去了,在2023年的不少行业会议和钢厂的业绩公告中,“产能过剩”,“供需失衡”,“供强需弱”几个词,依然在被频繁提及。
“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是悬在钢铁行业头上的一把利剑,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在2023年底的一场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上,中钢协副会长唐祖君说。
十年控产能之路
中国钢铁业的增长,用“飞速”形容并不为过。
早在1996年,中国就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当时的年度钢产量在1亿吨左右。
十年后的2016年,年度钢产量增加了7倍,超过8亿吨。
尽管在201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就发布过19个工业行业第一批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其中炼钢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山东、河北、重庆等省市24家企业,但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在此之后反而越来越明显,并且导致了整个行业陷入亏损。
时任工信部副部长的徐乐江曾在一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钢材价格持续大幅度下降,出现全行业亏损局面,销售利润率为负,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预期恶化,恶性竞争蔓延。在这种状况下,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钢铁、煤炭这两个行业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这两个行业不仅供需失衡,而且结构矛盾突出。
官方并未公布过每年的钢产能到底有多少,但据钢之家的调研统计,2016年前后也是国内钢产能的顶峰,年产能达到14亿吨。
面对产能过剩和行业亏损的不断加剧,国家开始加大行政手段来调控钢铁产能。
在201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6号)中,明确要求“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新增产能的钢铁项目”,并提出未来5年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亿-1.5亿吨的具体目标,此外还要求新建钢铁冶炼项目备案前,必须按规定实施产能置换,也就是要新建多少产能的项目,就要先淘汰多少产能的现有高炉和产线。
2016年5月18日,财政部《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发布,有关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方面的奖补资金、财税支持、金融支持、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在内的八项配套政策以及整体实施方案全部出台,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正式进入全面执行期。
之后,各省市在三季度也陆续公布了各自的化解过剩产能目标。当时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宝钢、武钢、鞍钢三大央企2016年公布的去产能目标超9000万吨,是国家制定的2016年去产能目标4500万吨的二倍之多。到2016年10月底,全国就提前完成了4500万吨的钢铁去产能年度任务。
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继续推进。当年1月1日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出台的《关于运用价格手段促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正式实施,对钢铁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差别电价政策和基于工序能耗的阶梯电价政策,以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
2017年2月1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铸造协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又印发《关于支持打击“地条钢”、界定工频和中频感应炉使用范围的意见》(钢协〔2017〕23号),之后国务院成立联合执法督查组,对各地打击“地条钢”工作开展督查,各省化解过剩产能领导小组办公室也从4月下旬起开展省级督查预验收,要求在2017年6月底前依法彻底取缔“地条钢”产能。【注:地条钢”是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中频炉、工频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这一轮行政指挥下的去产能,在当时一度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2016年化解过剩产能6500万吨,2017年继续化解炼钢产能5500万吨,2018年再次去产能3000万吨,提前2年完成了1.5亿吨的去产能上限目标。
受益于连续三年去产能的实质推进,合规钢厂的产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