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这些违法、诈骗行为,保护"你我他"
时间:2024-03-15 18:43:31来自:期货日报字号:T  T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金融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让金融消费者防不胜防。早在2019年,就有投资者在手机应用市场中下载过一个名为“黄金期货交易投资”的App,一个月通过App跳转支付页面被骗转账10.8万元,但实际上,所谓“黄金期货交易投资”的应用并未被正规机构开发过。

经过多年发展,金融App已逐渐成为大众进行金融投资的主要渠道,但不少仿冒、虚假的金融类App却屡禁不止,打着理财的幌子行欺诈消费者之实。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建议,将所有涉金融App纳入备案管理范围,实现全覆盖市场治理,促进证券期货基金等类型机构开展App备案,提升金融App的安全合规水平。此外,依法将涉金融活动的科技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的App纳入备案管理范围,同时将小程序、公众号(服务号)、H5网页等纳入备案管理范围。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随着未来对金融App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大,所有涉金融App或将纳入备案管理范围,得到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将得以提高,广大金融消费者也能享受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其实,除了通过App这一渠道开展非法期货活动外,恶性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等等严重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也都在侵害着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此,监管部门近年来持续强化监管“长牙带刺”,严厉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从严从重处罚等违法案件。值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期货日报特梳理近两年来期货市场典型违法案例,展现常见违法、诈骗手段,提醒投资者识别、防范相关骗局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远离非法期货活动,保护自身权益。

设立虚假期货投资平台诈骗73万余元,首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去年10月发布的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典型案例中,有一起涉及虚假投资平台诈骗案。

据披露,2021年12月,张某强、翁某波共同搭建名为“凯雷”的虚假网络投资平台,谎称可通过平台购买股票、期货、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国际市场,承诺百分之百获利。张某强将自己包装成“指导老师”,吹嘘取得国外金融博士学位、拥有丰富投资经验,指导投资人操作抢单购买“凯雷”网络投资平台上的股指、期货等虚假产品;其他团伙成员则冒充投资助理、投资者等多种身份,在微信群中吹捧张某强的专业能力,发布虚假盈利图片、虚假抢单消息等,诱使投资人相信“凯雷”平台是正规投资平台且收益有保证。

张某强吸引到一定数量的投资者后,在微信群上发出特定时间购买某种金融产品的指令,要求全部操作必须在15秒以内完成,否则无法领取“红利”。被害人按照上述指导“抢单”操作后,投资款实际转入张某强指定的账户,张某强再以“操作慢了”“操作错误”等理由蒙骗投资者。2021年12月16日至12月20日期间,张某强等人共实施犯罪43起,骗得人民币73万余元。

最终,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某强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被告人翁某波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万元;2022年11月11日,其余8名被告人均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

从业人员操纵多个账户相互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

深圳证监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稽查执法工作综述显示,2023年,深圳证监局查办了全国首单期货从业人员廉洁从业案件,对其利用自身实际控制的账户与客户账户间相互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进行严厉惩处。

据披露,当事人刘某强于2019年3月2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先后在国内A期货公司上海分公司、研究院任职业务岗、研究员。

经查明,2021年4月30日至2022年7月27日期间,刘某强操作其妹妹“刘某某”的A期货公司账户、B期货公司账户,以及其外甥女“丁某某”的B期货公司账户,与A期货公司客户“葛某某”的A期货公司账户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白银、铝等多个品种上进行相互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累计成交26746手。

深圳证监局表示,刘某强上述行为违反了《廉洁从业规定》第二条、第十条第六项的规定,构成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人员违规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据《廉洁从业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决定对刘某强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

投资者编造关于“纯碱”虚假信息,被罚二十万元

甘肃证监局去年披露了一则王永锋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行为的违法案件。

经查明,当事人王永锋于2023年1月13日9时55分26秒在东方财富网注册账户“股友806Y52299p”。当日10时12分42秒,王永锋使用账户“股友806Y52299p”在东方财富网“纯碱吧”发帖,内容为“中新网1月13日电据国家发改委13日消息,针对近期纯碱价格过快上涨等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组织召开会议,分析研判纯碱市场和价格形势,听取业内专家和部分市场机构意见,研究加强纯碱价格监管工作。”“专家认为,近一段时间,在市场供需基本面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纯碱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存在明显炒作成分。专家建议,加强纯碱价格监管,特别是严厉打击夸大市场信息、渲染涨价氛围、期现货联动炒作等违法违规行为。”“国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