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行业:存款缺口视角下的银行间流动性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4-02-20 18:41:44来自:东方证券字号:T  T

2023年银行间流动性回顾:全年呈“N”型走势,8-10月流动性为何超季节性收紧?从传统超储视角看,2023年8月以来政府债发行明显提速,是资金面超季节性收紧的主要原因。8-12月政府债发行量显著高于过往同期水平,特别是10月单月,这带来了当月财政存款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10月又是财政收入大月,进一步加剧了银行间流动性的收紧。

从银行资负缺口视角看,是存款缺口加深带来的资金面波动。我们用存、贷款月度增量贡献度之差来表征存款缺口(负值即表示出现存款缺口),从存款缺口情况看,下半年银行间流动性有天然的“脆弱性”,因此主动负债的倾向性通常抬升,其中大行下半年吸存节奏与其他银行有所错位,Q4存款缺口较为显著。2023年7-10月,尽管贷款表现偏弱,但银行存款缺口持续存在,8月开始政府债接替放量,银行债券投资增速陡峭回升,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负债端压力,其中国有行更为明显,这种不对称的负债压力,加大了银行间流动性传导的摩擦,加剧了资金面压力。国有行负债压力加剧,反映在其融资行为上,23Q3-Q4国有行同业存单发行量超3.6万亿元,较历年同期水平高出1倍以上(2020年除外)。

2024年银行间流动性展望:上半年流动性压力或有限,下半年或边际收敛。货币政策方面,贷款降息的环境在得到边际改善。信贷平滑叠加央行流动性释放,有望助力24H1资金面平稳,关注国债前置发行可能带来的扰动。24Q1信贷投放节奏有望更为缓和,叠加央行降准释放流动性、财政资金进入支出区间、PSL落地,有望共同呵护资金面保持平稳。信贷、财政共同作用下,下半年资金面或边际收敛。我们测算24H2新增信贷有望同比多增超1万亿元,则信贷对银行间流动性的冲击会明显强于去年同期;各地政策行关于“三大工程”拟投资额度渐次落地,我们预计商业银行配套贷款或更多体现在下半年;不排除年内落地超长特别国债的可能性,预计下半年可能性更高,规模或也在万亿级别。

2024年同业存单市场展望:仍有一定供给压力,国有行占比有望进一步抬升。1月同业存单(NCD)净融资额显著高于历史同期水平,背后是不弱的信贷开门红与存款同比少增大幅加深的组合。展望全年,NCD净融资额或不低。从备案额度看,2024年有望高于2023年,其中部分国有行增幅较为明显;今年的货币信贷环境或强于预期,叠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银行资产投放压力或并不会明显减轻;多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或对居民储蓄意愿产生一定影响,进而推动存款逐渐向广义基金、消费等领域转移,加剧银行的存款缺口,对主动负债的依赖度也会有所抬升。

此外,考虑到下半年银行间流动性或边际收敛,NCD供给压力或也边际走强。

2024年银行经营基本面有望筑底,关注银行业风险确认后处置出清的力度、新发贷款利率的拐点、全社会各部门债务成本压降后银行息差筑底,当前货币信用环境友好,财政也有望靠前发力稳定经济预期,继续看好银行股表现。

现阶段推荐三条主线:1、经济增长仍承压,预期回报率下降背景下的高股息国有行,建议关注农业银行(601288,未评级)、工商银行(601398,未评级)、交通银行(601328,未评级);2、经济大省“挑大梁”背景下,有区域α优势且基本面确定性强的城商行,重点推荐江苏银行(600919,买入),建议关注苏州银行(002966,买入)、杭州银行(600926,买入)、成都银行(601838,买入)。3、困境反转、估值处于低位兼具高股息特征的城农商行,重点推荐南京银行(601009,买入),建议关注渝农商行(601077,未评级)、北京银行(601169,未评级)。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财政政策不及预期;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