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全年逾千份罚单 监管紧盯行业"顽疾"
时间:2024-01-11 17:26:18来自:经济参考报字号:T  T

随着12月份针对保险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185张罚单陆续披露完毕,2023年全年行业强监管态势全貌也展现在公众面前。《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2023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含原银保监会)系统共对保险公司开出1139张“罚单”(同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各支公司的分别统计),对各级公司主体的罚款总额超2.36亿元,处罚次数和处罚总金额较2022年全年的871张罚单、1.65亿元罚款总额分别上升超三成和四成。

记者注意到,保险业“大额罚单”频现。业内人士认为,强监管态势下,处罚聚焦行业“顽疾”,保险行业生态有望获得进一步改善。

罚款总额增四成

“大额罚单”频现

2023年末,金融监管部门再次开出“百万元”罚单。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江津监管分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江津金管罚决字(2023)1号)》显示,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江津支公司因编制或者提供虚假资料、保险业务违规,被处以198万元罚款。同时该支公司经理、部门经理、业务员等当事人,亦被处以警告和1万元至10万元不等罚款的处罚。

记者统计发现,仅2023年12月,金融监管系统就对177家保险公司进行了处罚,处罚金额合计3966万元。其中,3家保险公司被罚超百万元,另有8家保险公司被罚50万元及以上。

12月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情况,是全年监管态势的一个缩影。同花顺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金融监管系统共对保险公司开出1139张罚单,罚款总额超2.36亿元,处罚次数和处罚总金额较2022年全年的871张罚单、1.65亿元罚款总额分别同比增长超30%和40%。平均每次对保险公司的罚款金额,也从14万元上升至22万元。从被罚保险公司主体类型来看,1139家次处罚中,55%属于财险公司被罚、44%属于寿险公司被罚,另有14家次养老险公司被罚、1家保险集团公司被罚。

2023年,保险业“大额罚单”频现。11月,陆家嘴国泰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陆家嘴国泰人寿北京分公司因虚列会议费套取费用,提供虚假的保险中介业务报告、报表、文件、资料,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的机构从事保险销售活动,委托未取得合法资格个人从事保险销售活动,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部分保单客户资料信息不真实,双录质量较差且未按规定进行质检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分别处以211万元和30万元罚款。同时,包括时任陆家嘴国泰人寿有限责任公司多元行销部总经理蔡志辉在内的8名相关责任人也被处以警告及1万元至26万元不等罚款的处罚。

“典型案例”还包括阳光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因违规投资设立SPV公司、违规利用SPV公司发放委托贷款、编制虚假报表和资料、风险控制不到位、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等违法违规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重庆监管局处以罚款24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时任阳光信用保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银行事业部负责人杨帆更是被处以终身禁业的处罚。

总体来看,2023年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共开出19张“百万元”罚单。相较之下,2022年仅开出10张“百万元”罚单。

监管紧盯高频违规

行业“顽疾”遭严打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对英大泰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大泰和人寿”)及时任英大泰和人寿副总经理夏凡、时任英大泰和人寿数据管理部(大数据中心)总经理周一波等人开出了总计308万元的罚款,并对相关责任人予以了警告。行政处罚信息显示,英大泰和人寿报送监管部门的标准化数据报表不真实、报送监管部门的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信息不真实,而周一波、夏凡等人是对上述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此次监管重罚的“编制或者提供虚假资料”行为,也是监管去年紧盯的行业“顽疾”。记者统计发现,2023年被金融监管系统处罚金额超百万元的19家保险公司中,有12家违法违规行为中涉及编制或者提供虚假资料;在金融监管系统全年进行的1139次处罚中,有581家次涉及编制或者提供虚假资料。

同时,“持续监管”也在不断发力。据记者统计,2023年共有36家保险公司在年内遭多次处罚。如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11月,因公司内部管理不健全、购买的二级资本债券未按偿付能力监管规则计量最低资本、投资银行存款不符合监管规定、债券投资不审慎、通过银保渠道销售保单利益不确定的保险产品和部分投保人不符合监管规定中的年龄要求且未人工核保等违法违规行为,被警告并罚款147万元;同年12月,该公司又因提供虚假投诉数据报告被罚15万元。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分公司也于2023年9月两次被罚,被罚合计超百万元。其中,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石河子监管分局认定的违法违规事由包括妨碍现场检查组依法监督检查、利用开展保险业务为其他机构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违规承保异地车、编制虚假文件资料进行虚假承保理赔等。

此外,一些险企分支公司在展业过程中因普遍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也遭到监管部门的集体“点名”。2023年11月,阳光财险日照中心支公司、德州中心支公司、韶关中心支公司、山东省分公司、梅州中心支公司、广东省分公司等6家经营主体,同时因教练车车险业务未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