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5月1日凌晨宣布,查封第一共和银行并出售给摩根大通,这成为自3月份以来第三家倒闭的银行,也是自2008年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后,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FDIC表示,摩根大通将控制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资产,第一共和银行的84家分行将成为摩根大通的分行。这一事件表明,美国银行业危机远未结束,美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还等待曝光和化解。
硅谷银行倒闭重创第一共和银行
第一共和银行是一家商业银行和财富管理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它为高净值人士提供服务,在11个州设93个办事处,主要位于纽约、加利福尼亚、马萨诸塞和佛罗里达。该行创立于1985年,1986年8月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成为一家上市公司,2010年12月再次公开募股。其后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规模越做越大,2022年该行的总收益为68亿美元,净收入为1.7亿美元。
3月10日硅谷银行倒闭事件直接冲击第一共和银行。投资者面对危机的第一时间里,急需理清还有哪些银行可能面临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投资者的反应直接导致第一共和银行股价在3月10日下跌52%,然后大幅回升到接近前一天的收盘价,但随后又下跌了15%。投资者对该银行未实现的资产损失以及其对存款的严重依赖表示担忧,因为这些存款可能会被证明不可靠。第一共和银行在中午发表了一份声明,试图安抚投资者,指出其“持续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强大的资本和流动性状况”。接着该行股票在一周的时间里累计下跌34%。
投资者对第一共和银行日益警惕的原因与对硅谷银行的担忧相似。与硅谷银行一样,第一共和银行的资产公允市场价值和资产负债表价值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与硅谷银行不同的是,第一共和银行的问题主要在其贷款资产中。
面对硅谷银行引发的银行业危机,惠誉评级和标准普尔下调了第一共和银行的信用评级,理由是富裕客户的“未保险存款比例很高”,他们更有可能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贷款与存款的比率为111%,这意味着该行借出的资金比客户的存款多。
为了缓解对可能出现的银行挤兑的担忧,并支持任何存款提取,在美国财政部的劝说下,3月16日,包括摩根大通在内的11家美国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存储了300亿美元。3月19日标准普尔将该行的信用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下调幅度为三级。
投资者质疑第一共和银行的真实价值
长期以来,第一共和银行的业务和股市估值在银行业中一直是令人羡艳的对象。该银行的估值高于其他大多数银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服务于优质客户的特点,它吸收的存款有三分之二超过了25万美元的保险限额。它的客户包括富裕的个人和企业,市场主要在沿海地区。该公司的贷款业务重心是向扎克伯格这样的客户提供巨额房贷。这些贷款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坏账。截至2022年底,该行的资产规模约为2130亿美元,存款规模1760亿美元。
但是,当危机出现的时候,投资者开始质疑第一共和银行的真实价值到底几何。尽管11家大银行向第一共和银行注入了300亿美元的存款,但其股价依然在3月17日大幅下跌。根据慧甚(FactSet)的数据,该股目前的价格仅较有形账面价值高出30%多一点,而标普500指数银行股整体上要高出50%。这是一个很大的折让幅度,因为投资者很难找到一个锚定估值。在面临压力的时候,投资者往往不再根据银行的预期收益进行估值,而是关注账面价值。
截至2022年年底,第一共和银行投资组合的账面亏损约为48亿美元,股东权益超过170亿美元。硅谷银行投资组合的账面亏损约为150亿美元,股东权益约为160亿美元。截至3月17日,第一共和银行的交易价格较其有形普通股权益减去税前账面亏损后折让50%以上。
不过对投资者来说,这个价格是否有吸引力,仍取决于对该银行未来前景的其他判断。未实现的证券亏损并非是利率上升带来的唯一挑战。截至2022年年底,第一共和银行有330亿美元的固定利率住宅房地产贷款。它还有620亿美元的混合利率住宅房地产贷款,这些贷款可以从固定利率转换为可调整利率。第一共和银行的住宅房地产贷款在2022年的全年收益率为2.89%。
这给第一共和银行的未来净利息收入提出了挑战,净利息收入等于从资产上赚取的利息减去它为资金支付的利息费用。2022年第一共和银行为所有存款(其中平均超过40%是没有任何利息的支票账户)支付的平均利息率为0.4%。而当下第一共和银行从美联储借款的隔夜利率为4.75%,从美国联邦住房贷款银行增加的短期借款的利率为5.09%。这就是说,美联储上调利率直接威胁到第一共和银行的盈利。
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最终影响部分取决于有多少存款被新的借款取代,以及银行不得不按这些利率借款多长时间。如果它能够很快偿还这些贷款,或以低于新贷款的利率获得更多新的存款,将有助于其收益的稳定和正常化。但在银行业危机的背景下,第一共和银行存在着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第一共和银行的真实价值是一个变化的目标,从而导致投资者即使在11家大银行采取拯救行动之后仍然心有余悸。3月17日第一共和银行的股价跌幅超过30%。投资者显然不相信第一共和银行已经脱离危险。
财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