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均降了30万!券业降薪动真格…
时间:2023-04-03 20:02:47来自:证券时报网(微信公众号)字号:T  T

券商真降薪了。

随着时间步入4月,截至4月1日,已有23家上市券商披露2022年年报,占比超过一半。除国信证券以外,多家大型券商均已披露完毕,有关“券商降薪潮”的数据也浮出水面。

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翻阅年报,高管“年薪千万”已经绝迹。而薪酬在500万以上的高管数量也在减少,有头部券商2021年原有12名董监高薪酬逾500万,如今只剩下一人。

除董监高薪酬整体在滑坡外,员工人均薪酬也在减少。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有八成以上的券商人均薪酬同比下滑,降幅在10%-40%不等。

回顾2022年,受市场波动影响,券商各主要业务承压,140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1423.01亿元,同比下降25.54%。在此背景下,证券从业人员薪酬难免不受到影响。

而监管层近年来也在持续引导行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确保薪酬水平和结构与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相匹配,避免短期激励、过度激励等不当行为。

券商“超高薪”高管成过去式

证券行业降薪,高管首当其冲。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共有18家证券公司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出现减少,占比78.26%。

其中,2022年中信证券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为1.04亿元,相比上一年同期的1.66亿元缩水6245.72万元,同比下滑37.51%。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在3月31日的业绩说明会上回应称,薪酬以及激励严格按照公司治理结构相关规定,公司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共同研究制定薪酬体系;公司也会考虑按照主管机构的薪酬指引和指导意见来设定薪酬管理办法。张佑君表示,未来的薪酬体系也会充分体现短期和长期、不同层级,包括前台和后台员工的不同要求和布局,未来薪酬体系能够使股东、员工满意。

除此以外,中金公司董监高也出现大幅降薪,2022年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为4126.20万元,缩水5315.40万元,同比下滑达到56.30%,属于目前头部里降幅最大的券商,远超“一哥”中信证券,也比中信建投和申万宏源降幅要大。

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出现“腰斩”的还有3家。东兴证券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从2021年的3702.81万元减少至2022年1435.28万元,同比减少61.24%。申万宏源、国元证券均分别减少54.16%、52.38%。

此外,海通证券、中泰证券、中信建投的董监高年度薪酬总额也减少逾30%。

在高管薪酬普降之后,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4月1日在券商董监高层面,已看不到“年薪千万”。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到,“超高薪”高管集中在“三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如今薪酬在500万元以上的高管也在减少。

回顾2020年,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董监高层面至少有13名券商高管薪酬过千万,其中最知名的当数上海某券商前总经理助理,年薪持续在1500万以上。不过此人今年3月因相关工作安排已辞去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职务。

2021年,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高管层面年薪千万的有3人,均在中信证券,分别为执委会委员马尧(1162.63万元)、执委会委员薛继锐(1152.53万元)、前高级管理层成员金剑华(1074.62万元)。

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剧变。根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简单加总董监高的薪酬与递延奖金,可以看到“三中”高管薪酬下滑幅度都在10%-40%之间。

以中金公司为例,2020年中金公司一度有7名董监高薪酬在逾千万,2021年尽管无高管年薪千万,但也有11人薪酬在500万以上(多数逾700万)。2022年,中金公司只剩下一名首席运营官薪酬超过500万。

中信建投董监高里2022年仍有13人年薪在500万以上,平均有611万,相比上一年度这13的均值700万而言,下滑12%左右。中信证券2022年则有15名董监高年薪逾500万,平均薪酬864万,均值下滑5%以内。

这些“打工皇帝”深藏功与名

尽管高管层面“千万年薪”绝迹,但券商里有个别员工因其薪酬水平远超高管,甚至达到千万水平,是名副其实的“打工皇帝”。

根据港股披露规则,上市公司需披露年内五位最高薪酬人士的薪酬范围,而这些人员不完全是董监高。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统计15家赴港上市内资券商,有至少30名员工薪酬超过千万。其中,主要集中在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金公司、国泰君安。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薪酬在1500万元人民币至2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有5人;华泰证券薪酬在2500万港元以上的多达2人,150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的有3人;中金公司薪酬在1250万元人民币至1350万元人民币的有5人,国泰君安薪酬在1000万港元至2000万港元的共有5人;中信建投薪酬在1100万元人民币至1500万元人民币的有4人。

此外,光大证券薪酬在1200万港元至1600万港元的有2人;招商证券薪酬在1050万港元至1100万港元的有1人。

作为国内证券业一匹黑马,国联证券薪酬也颇有竞争力,1000万港元-1500万港元之间的有3人。

员工人均薪酬普降

在员工人均薪酬方面,记者注意到该指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券商中国记者以“(支付给员工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