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与金融深度结合
时间:2022-12-02 17:32:02来自:期货日报字号:T  T

中国高经院组织41家央企学员走进大商所

12月1日,由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下称中国高经院)主办的“中央企业领导人员治企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走进大商所举行授课和座谈活动。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伟军等与来访的中国高经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邱宝林以及来自41家央企的高级管理人员,围绕深化多层次产融结合、服务国有企业风险管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了交流。

冉华对来访人员表示欢迎,并结合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体会,介绍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历程和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期货市场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大国宏观经济稳定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稳定器”,也是增强现代化强国大宗商品及金融资产定价能力的重要工具。产业企业通过合理参与期货市场,有效转移价格风险、稳定生产经营,能够更加专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进而带动产业集中度和效率的提升,从而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对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挑战,国有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因盲目参与而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也要避免因参与不足而造成竞争力不强的问题。

冉华表示,大宗商品利用衍生品定价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看,农产品、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方式都经历了从“一对一”议价到长期协议定价再到指数定价的过程,最终转向了更加市场化、公平、公开的期货市场定价方式。同样,大型企业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也是大势所趋。2022年上半年,885家国内上市公司发布了开展衍生品套期保值业务的公告。2022年以来,国内已有约1.4万家产业企业利用大商所市场对冲风险。中国是全球大宗商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管理风险,促进产业与金融深度结合,对于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座谈会上,大商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新品种新工具的研发工作进展,并就学员关注的如何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电力行业健康发展,如何利用再生钢铁原料期货价格为废旧汽车等可循环终端产品定价,以及如何更好发挥“保险+期货+银行”作用、助力全国生猪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与会学员代表表示,通过此次交流,进一步认识到合理利用期货工具对于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性,未来将更加主动关注和学习期货业务,用好用对期货避险工具。希望交易所立足中国实际与产业需要,加快相关新品种新工具上市,更多地走进国有企业开展期货业务培训推广,全方位深化交流合作,支持和引导企业在产融结合对冲风险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为支持国有企业有效对冲经营风险,近年来,大商所在持续引导和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是主动担当作为,建立党委班子成员包干制,为15家农产品、化工、钢铁国有龙头企业提供“一对一”交流和服务,提供定制化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二是贴近产业需求,构建“布点、连线、铺面”的立体化服务体系,累计面向包括50多家中大型国有企业在内的近200家龙头企业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交流活动;引导47家国有企业成为“大商所产融培育基地”,通过“大手拉小手”“期现手拉手”,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学期货、用期货的局面;支持中粮、中海油、物产中大、河钢、鞍钢等国有企业及其下属公司参与“大商所企风计划”,为企业提供了探索期现结合管理风险的“试验田”。

三是引导产业参与,支持150多家国有企业及其下属公司设立约250个大商所指定交割仓库,为太钢国贸、九三集团开设铁矿石、大豆基差贸易专区,与国有企业共建共享期货现货融合、场内场外协同发展的大宗商品生态圈,有效拓展了国有企业参与大商所市场的深度广度。

  • 浏览记录
  • 我的关注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 涨幅
  • 跌幅
  • 振幅
  • 换手率
loading...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数据、文章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合富永道财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44478号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本站由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