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显示,上市险企均正在加大力度投入银保渠道建设。
截至8月30日,中国人寿(601628.SH)、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太保(601601.SH)、新华保险(601336.SH)五大A股上市险企皆已披露年中“成绩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继续贯彻清除保险代理人队伍“三虚”(虚假人力、虚假保单、虚假架构)方针。截至6月30日,五大上市险企保险代理人队伍合计减少49.6万人。同时,随着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持续下滑,上市险企反掀起银保浪潮,来自银保渠道的保费收入集中放量增长。
据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五大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合计达到1375.86亿元,较去年同期974.76亿元,同比增长41.41%。
业内人士在分析上述银保渠道回归现象时表示,一方面,在当前个人代理人渠道持续低迷的背景下,为了维持现金流的客观要求,寿险公司不得不再次大力发展银保业务。另一方面,作为居民财富管理主要的金融产品代销机构,银行拥有客户资源多、金融产品丰富等优势,较容易实现年金保险、养老保险的场景化营销。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如何在保费规模增长同时获得更高的业务价值,仍需要险企不断探索和努力。
银行客群分化明显
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全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990.99亿元,同比增长18.63%,呈现连续四年增长态势。
实际上,从2013年到2016年,银保渠道总保费占寿险行业总规模保费的一半,随后几年降至35%左右。但最近两年,银保期交保费收入正在逐步赶上个险代理人渠道,彰显其重要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全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990.99亿元,同比增长18.63%,呈现连续四年增长态势,原保险保费收入持续站稳万亿元规模,超过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总量的三分之一,业务占比同比上升3.73个百分点。
从整个人身险行业来看,行业交流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累计实现新单规模保费接近1900亿元,同比增速接近15%。而同期,人身险公司保费增速仅3.5%。
今年上半年,上市险企银保业务收入更是增速大幅上升。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旗下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井喷式”发展,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8.28亿元,同比增长876.3%。其中银保渠道新保业务收入168.3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5.5%,超越了个险代理人渠道的147.80亿元,成为中国太保上半年新保业务最大贡献渠道。
不仅如此,中国人寿、中国人保、新华保险、中国平安四家险企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亦出现较快增速。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分别为426.09亿元、66.74亿元、392.80亿元、311.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72%、45.09%、41.9%、7.8%,对整体保费规模实现加成。
在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对各大险企纷纷发力银保渠道的现象,中国人保副总裁肖建友分析表示有两个原因:一是个险营销队伍人力持续下滑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结构性转变,创造了银保业务的供给和需求。其中,从银保市场环境看,居民储蓄不断提升处于高位,在“刚兑”型理财产品淡出市场后,消费者对基金、理财产品的需求下降,保险产品成为重要选择。此外,银行客群显著分化,中高端客户在保险保障、品质养老、资产传承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二是银保渠道价值转型的效果不断释放,银保业务的规模和价值贡献日益凸显。主要同业加大银保渠道推动力度,弥补规模保费及新业务价值缺口。
抢先备战
某险企高管评价认为,做好银保渠道需要能力积累的过程,唯有抢先看到这个战略机会,提前进行能力建设,才能抓住当下的机遇。
种种迹象显示,上市险企均正在加大力度投入银保渠道建设,并将其纳入经营目标考核。新定位之下,做法各异。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平安寿险持续推动“渠道+产品”改革战略,推进银保渠道在内的四大渠道改革。中国平安提出了“新银保”的理念,启动“平安银行家”计划,围绕具有高客资源的平安银行,将平安银行原财富管理板块业务与银保业务深度打通,并打造一支以寿险产品销售为主,兼顾理财产品销售的新的财富管理队伍。
中国太保则推出寿险“芯”银保模式,聚焦战略渠道,聚焦省会和中心城市,重点推进客户共拓、产品共研、团队共建、资源共通、服务共享、科技共创等举措。在近日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太保管理层介绍称,太保寿险已布局了包括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在内的战略渠道。
对于银保渠道加强与银行合作的工作思路,太保寿险总经理、首席执行官蔡强表示,太保寿险愿意和有共同价值观、共同客户理念的银行形成战略合作、资源倾斜、产品倾斜以及服务的对接、系统的对接,形成长期的战略合作。未来,太保寿险的银保渠道发展将聚焦三个方面:第一,发展以私人银行为主的高端客户;第二,与银行进行战略合作;第三,建立起一支“四高”(高素质、高收入、高举绩和高留存)人才的银保销售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