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银保监会召开“银行业保险业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黑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柱,广西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任庆华,宁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唐智杰,厦门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晓明出席会议,并分别介绍四地近十年的银行业保险业相关监管情况。
唐智杰介绍,过去十年,是宁夏银行业保险业发展量质齐升最快的十年。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双双迈上万亿级新台阶,达到1.14万亿和1.09万亿。各项贷款和存款实现倍数级增长,分别较2012年末增长了2.63倍和2.26倍。保险业资产增长4.32倍,保险深度由2.69%上升至4.67%,保险密度由968.62元/人上升至2912.29元/人,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均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
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家数较2012年末分别增长了18.35%和40.27%,全区基础金融服务实现村级全覆盖,初步构建形成业态齐全、竞争充分的金融发展新局面。
各项贷款余额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速达10.77%,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3.1个百分点,存贷比高达113.9%,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西北第一。
在监管方面,累计开展现场检查449项,作出行政处罚262件,处罚机构216家次,处罚责任人295人次,罚没合计5178.35万元,有效打击遏制了金融乱象,营造了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金融共生环境。
对于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唐智杰表示,通过打造省级“闽宁扶贫经验”、市级“固原经验”、县级“盐池模式”、乡镇级“张易模式”和村级“蔡川模式”,形成了多种模式共同发展、协同推进的全面扶贫工作局面,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成功范例。
其中,在县级以下的地区,推动以“千村信贷·互助资金”金融扶贫工程为基础,创新发展“信用建设+产业基础+金融支撑”扶贫路径,制定贫困户“631”评级授信标准,破解贫困户贷款“准入难、额度小、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以及无法精准识别、精准统计”七大难题,为全国扶贫工作提供了典型参考。
截至2022年6月末,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52.3亿元,申贷获得率达99%。
“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后,宁夏银保监局聚焦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引导银行业保险业提高‘三农’金融供给能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接好脱贫攻坚‘接力棒’,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助力宁夏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唐智杰表示。
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效,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村致富路上的融资保障难题,还构建物理网点+自助银行+便民服务点+网络金融+流动服务“五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
唐智杰指出,目前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全区193个乡镇和2193个行政村;截至2022年6月末,完成全区46.54万户农户整村授信信息采集和评级授信,授信618.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