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022年7月11日,央行公布2022年6月(下文简称“本月”)金融数据,社融存量增速10.8%(上月10.5%,我们预期10.7%),M2增速11.4%(上月11.1%),M1增速5.8%(上月4.6%)。
总量上看,6月社融和M2增速继续上升,当月社融增量同比多增约1.47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约0.69万亿元,延续了5月份总量多增的趋势。结构上看,1.47万亿的社融同比多增中,政府债券贡献了0.87万亿元,投放实体人民币贷款贡献了0.74万亿元,符合我们前期预期的季末政府债和信贷齐上量的节奏。信贷结构中,对公贷款同比多增0.99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0.61万亿元,预计近期专项债带动的基建项目贷款需求开始上量;居民贷款增量同比基本持平,居民中长期贷款仍同比少增0.1万亿元,但少增幅度明显下降,与6月疫情缓和与地产修复的情绪相印证。票据贴现同比少增0.19万亿元,显示随着基建上量、地产恢复、贷款利率下调后信贷供需缺口有所缓和。整体来看,6月金融数据总量和结构均向好,显示前期财政货币信用等政策合力开始见效。
M2增速创2016年底以来新高。6月末M2增速为11.4%,较前低8.2%(2021年8月)回升3.2个百分点,已经超过上一轮增速高点11.1%(2020年6月),创2016年底来新高;而社融增速较前低仅回升0.8个百分点,仍大幅低于前期高点13.7%(2020年10月)。M2增速回升大幅快于社融一方面是由于M2存量只有社融存量四分之三,同等增量下M2增速要比社融高1/3;另一方面是由于资管新规后影子银行渠道弹性下降,社融反弹更加依赖财政和表内信贷,叠加央行上缴留存利润,宏观债务的货币创造效应提升,“滚动12个月M2增量/滚动12社融存量增量”从2018年1月的55.2%上升至本月的80.6%。往后看,随着央行上缴留存利润结束,预计M2增速快速上行期已过,继续大幅超社融增速上升的概率下降;但中期来看,宏观债务增长政策化和银行表内化趋势依旧,金融体系弹性下降,M2增速与社融增速差的波动率将降低,金融信号意义减小,但宏观债务货币化程度上升可能产生的金融经济影响值得关注。
流动性展望与投资建议:往后看,社融增速可能还有向上惯性,但大概率接近顶部区域,如果没有更强稳增长诉求,预计三季度看到本轮社融增速的高点。随着社融和信贷稳步扩张,银行间流动性边际收敛,广义流动性继续中性偏宽。对银行而言,经济最悲观时间已过,目前处于弱复苏状态,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低位,看好板块估值修复带来的绝对收益,相对收益需要关注其他热门板块的热度持续情况,后续随着经济从弱复苏回升到甚至超过潜在经济增速,银行板块超额收益有望来临。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超预期;(2)海外金融市场波动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