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同比多增超市场预期
5月单月社融新增2.79万亿元,同比多增8399亿元,均高于市场预期。5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10.5%,同比增速较上月提升0.3pct。
信贷回升、叠加政府债券融资继续发力,共同拉动社融回暖对社融同比多增贡献最大的是人民币贷款(多增3936亿元)和政府债券融资(多增3881亿元),两者同比多增量占社融同比多增量的93%;相比4月分别同比少增9224亿元、多增173亿元,5月改善相当明显。
5月中下旬以来,复工复产进度加快,工业经济企稳向好迹象明显。5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7291亿元,同比多增量较4月大幅提升90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同比多增3286亿元、多增5591亿元、少增977亿元。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合计同比多增量较4月份提升6241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量提升2976亿元。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长较多,中长期贷款实现恢复性增长。
5月居民贷款新增量为2888亿元,单月同比少增33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同比多增34亿元。这主要系5月下旬开始疫情缓释下、线下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叠加年中电商大促活动开启,预计消费贷经营贷需求均有所回升。此外居民中长期贷款虽然同比少增3379亿元,但少增幅度已经有所收窄,且单月新增贷款为正,较4月亦出现明显改善。5月以来,多地楼市向优化限购限贷政策继续延伸,部分新一线城市亦加入政策优化行列,一线城市如广州也出现限购政策微调。政策力度加码叠加房贷利率下行,5月楼市边际向好,30大中商品房销售面积环比提升近12%,同比下滑幅度亦出现收窄。
随着后续更多政策利好释放,以及疫情结束后线下看房购房活动的正常进行,居民后续购房需求有望逐渐恢复。
5月政府债继续发力,单月新增1.06万亿元,同比多增3881亿元。政府债发力的背后体现出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不断提升,5月新增政府专项债发行达6320亿元,较4月份发行量超5000亿元,提速明显。5月末国务院发文要求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须于6月底前基本发完,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预计6月份政府债券仍为托底社融的重要力量。
如何看待5月社融?
5月社融和信贷表现均超预期,反映出疫情进入尾声,实体恢复与政策发力共振。后续稳增长、宽信用政策落地,银行基本面有望迎来修复。我们继续保持今年对公强、零售弱的逻辑判断。具备对公估值逻辑的银行在二三季度将更为受益。推荐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平安银行、无锡银行。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疲弱,信贷需求不足,资产质量恶化,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