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据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6月8日消息,为继续发挥金融支持“双统筹”作用,动员和鼓励金融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积极支持广州市疫情防控工作,参照2021年金融纾困19条模式,并在参考各级各部门近期有关政策基础上,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市财政局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简称“2022年金融纾困19条”),进一步强化广州市金融行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加大对疫情防控相关企业以及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支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通知》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一)强化精准服务防疫需求,畅通产融对接渠道。一是鼓励各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对与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开展摸查,主动响应金融服务需求,强化金融服务支持。二是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保障。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运用好我市“粤信融”“中小融”“信易贷”等融资对接平台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四是支持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各行业协会组织开展线上融资对接活动,建立多渠道产融对接机制。
(二)坚持实质性情况把握,合理应对疫情影响。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对确有还款意愿和吸纳就业能力、存在临时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采取合适措施给予支持,保障其合理流动性。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出台政策指引,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贷款、消费贷款客户提供延期还款等支持服务,做好个人征信保护,降低疫情不良影响。
(三)用好用足各项货币政策与地方金融扶持政策机制,稳定扩大金融供给能力。一是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降准释放资金、发行债券、开展转贷款业务等方式,拓宽银行机构资金供给。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我市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等政策措施。三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四是发挥我市企业转贷服务中心作用。
(四)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一是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完善网络银行等方式,保障企业和个人日常金融服务需要。二是发挥保险业务服务疫情防控作用。三是发挥外汇业务服务疫情防控作用。四是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疫情防控功能。五是发挥期货市场服务疫情防控功能。
(五)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一是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作用。二是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三是深入推进金融科技各项试点任务。四是加强跨境金融业务创新应用。
全文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
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广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
疫情防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营管部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政策解读
各区人民政府,市各有关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增城、从化支行,广州地区各中资金融机构、各地方金融组织、各金融业行业协会: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金融支持疫情防控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保障,全力配合做好近期以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动广州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有关金融服务工作通知如下:
一、强化精准服务防疫需求,畅通产融对接渠道
(一)鼓励各开发性、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组织结合疫情防控、稳产保供和复工复产等需要,对重要医疗药品和防疫物资生产、核酸检测服务等医疗卫生重点领域、防疫相关行业企业,群众生活必需品及农副产品生产、销售、运输和城市公共服务等领域重点保供、保障企业,餐饮、商超、电商平台、快递、外卖等生活服务企业,医疗、文旅、酒店、商贸、货运物流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以及曾列为中高风险区域、曾实施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等分级分类防控措施区域的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开展摸排和对接,积极响应相关金融需求,并根据行业及企业特点,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加快受理、加快审批、加快放款,同时加大应急贷款、专项优惠利率贷款和转贷款支持力度。
(二)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加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龙头企业、重大项目金融服务保障,引导金融机构针对“一链一策、一企一策”做好金融纾困解难。
(三)鼓励引导各类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行业企业积极运用广东省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简称“粤信融”)、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简称“中小融”)和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广州站(简称“信易贷”)等融资对接平台疫情防控专区申请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运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开展应收账款融资和政采贷业务,减少疫情期间线下接触,提高疫情期间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性。
(四)支持各行业主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