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券商文化建设2021年实践结果在中证协网站渐次披露,这是券业史上首次由证券公司撰写文化建设实践年度报告。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从目前已经提交的95家券商文化建设实践报告来看,自2019年证券基金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召开以来,证券行业经过2年多的行业文化基础建设期,各券商均系统性地梳理了公司文化建设制度与体系。
从内容来看,各券商在这份报告梳理了自家的文化建设制度与计划、完成情况、精彩案例、不足等方面,内容既展现了“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理念,也能看出各家券商的核心价值观与特色。比如,中信证券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勇于创新,允许试错”“低调做人,低头做事”“摒弃缛节”,切实展现出“一哥”的务实、低调。又如,中金公司文化中“植根中国融通世界”显现国际化特点;而中信建投则在价值观中强调“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在特色案例方面,部分券商的案例形式新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比如,天风证券建立了行业首个沉浸式企业文化体验馆;华泰证券推出青春职场观察类综艺节目《闪闪发光的你》。
95家券商文化建设年报出炉
截至5月20日晚24时,共有95家券商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报送了公司2021年的文化建设实践报告。
据了解,这是券业史上首次由证券公司撰写文化建设实践年度报告,并统一在中证协官网向社会公示。此前,中证协于2021年6月首次启动券商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工作,评估每年开展一次,最终形成券商文化评级结果。
中证协4月25日下发的《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办法(试行)》显示,除特殊情况,券商应在5月20日完成文化年报的上传及公示工作。若券商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公示,且无合理理由的,将在2021年文化建设评分中扣去0.25分,这将间接影响到券商2021年文化建设实践的评估结果,乃至影响到不久之后出炉的2022年券商分类评级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区的多家券商尚未提交文化建设年报,比如国泰君安、申万宏源、东方证券、华宝证券等等。记者了解到,主要是由于疫情期间,无法查找资料或盖章导致延期。据悉,受疫情影响地区券商可以申请延后一周提交报告。
具体来看,多数券商的文化建设年报呈现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公司文化理念体系阐述、文化建设核心思路、制度建设、年度计划、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特色实践案例、问题总结与改进、2022年文化建设工作计划等多方面。
在篇幅上,诸多券商的报告页数超百页(不含案例等附件)。比如中金公司的文化建设报告长达178页、中信证券的报告达138页、万联证券的报告也长达151页、招商证券报告长达91页。在排版上,诸多券商的力求简洁美观。
“允许试错”的企业文化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相比于券商在2020年度报送的文化建设推进与落实情况,近期券商公示的2021年报告则进一步对于各公司的企业文化进行了提炼,表述更为体系化。
纵观全行业各公司的文化理念,服务客户、诚信、专业、稳健、高效、协同、合规、进取、创新、尊重人才等语汇成为证券行业文化的“高频词”。
尽管各券商企业文化中的高频词多有重合,但从券商凝练总结的语句中,也能看出各家券商的核心价值观与特色。比如,中信证券的核心价值观中提到“勇于创新,允许试错”“低调做人,低头做事”“摒弃缛节”,切实展现出“一哥”的务实、低调。又如,中金公司的文化中“植根中国融通世界”8个字也展现其国际化特点;而中信建投的核心价值观则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具体来看,中信证券的核心价值观共48个字,简洁有力地彰显了这家头部券商的导向,即:“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允许试错;直面问题,敬畏市场,主动求变;低调做人,低头做事,谦虚谨慎;勤俭节约,崇尚简明,摒弃缛节。”记者注意到,中信也是唯一一家把“允许试错”写入公司价值观的券商。
同时,中信证券在文化建设年报中披露了其“1410”企业文化建设核心思路。
海通证券则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文化品牌,其中涵盖务实、开拓、稳健、卓越的经营理念;并提出建立“稳健乃至保守的风险管理品牌“。国信证券的文化理念则提到“和谐担当”。即:与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和谐共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中信建投的核心价值观为“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其企业文化中还包括“六倡导六反对”,即倡导追求卓越,反对甘于平庸;倡导团结协作,反对各自为战;倡导勇于担当,反对遇事推诿;倡导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倡导简单文化,反对庸俗关系;倡导积极建言,反对无谓抱怨。
华福证券的文化理念中,还包含了“狼性文化、家园文化、创新文化”等三项文化,以及“坐不住的使命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睡不着的危机感”的“四感作风”。
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则秉承着与集团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观——“为所应为,客户为先,卓尔不群,多元共融,回馈社会”。其中,为所应为是指,诚信处事;保持股东思维,创造长期股东价值;重视与鼓励诚实、协作与高尚的品质。多元共融是指,将个人和文化差异视为决定性力量;倡导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