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投资者来说,金融泡沫是一个熟悉又令人生畏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或一系列金融资产在经历了一段持续涨价时期之后,市场价格大于实际价格的经济现象。
最早的金融泡沫案例可以追溯到17世纪,彼时刚刚被引入西欧的郁金香量少价高,人们疯狂地囤积郁金香球茎,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直到有一天,郁金香市场突然崩溃,在短短数周内,价值连城的郁金香变得一文不值。
金融泡沫的定义十分清晰明了,但要识别一项资产是否是金融泡沫就没那么容易了,往往要等到泡沫破灭或迅速收缩时,人们才幡然醒悟,就像2021年初的“散户抱团股”游戏驿站那样。
金融泡沫从形成到破灭大致会经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移位置换阶段。这时,投资者开始注意到市场中出现了一个新模式。第二阶段:生长繁荣阶段。表面上欣欣向荣的市场催生了兴奋情绪,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争相购买。接着就进入第三阶段:亢奋时期。此时价格像火箭一样飞升。第四阶段:获利回吐时期。这时,一些已经获利的投资者开始抛售资产。紧接着就进入第五阶段,即恐慌抛售阶段。随着价格开始下跌,投资者们争先恐后地离场,即使抛售价远低于买入价也在所不惜。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金融泡沫?1996年,时任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提出了一种解释。格林斯潘认为,非理性繁荣会助长金融泡沫,而投资者害怕错失机会的心理是引发非理性繁荣的最大因素。此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也有一定的促成作用。
从郁金香到游戏驿站——金融泡沫是如何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