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证券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一)中国经济转型是证券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主题,更是资本市场与证券经营机构探索发展的目标。
我国金融市场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市场化需求诞生并茁壮成长,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构成了我国完整的金融体系,日益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然而,面对因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而纷沓而至、日益丰富的需求,证券经营机构现有的业务种类和服务能力仍有提升空间。传统的金融运作模式渐渐无法适应新时代环境的要求,这对行业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机遇。
(二)证券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证券经营机构作为实现资本高效配置的主体,有必要担当起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优化融资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任务。这就有必要严于律己,不断发展,增强社会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为我国建设健全的信用制度提供主体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互信体系。
从业务种类来看,一方面,证券公司需要深耕现有股权融资业务,帮助更多优质公司实现在主板的上市融资;另一方面,紧跟国家金融改革的步伐,对新出台的政策方针进行学习和研读,为创业板、新三板、科创板等多元化资本市场提供相应定制化服务。从风险控制来看,随着新业务和新产品的不断诞生,合规风控也需要随之进行框架性完善。证券经营机构应把控实体公司资本杠杆率,要严防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步子迈得太大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提高对新业务条线的风险认识度,守好法律和道德底线,实现资本架构健康化发展。从业务重点来看,资本存在逐利避险的天然属性,对于前期回报率较低、风险较大而又亟需资金的战略新兴产业而言,证券机构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二、探索特色化道路是证券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随着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实体经济的商业模式不断变革,证券经营机构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参与主体之一亟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业定位,围绕新需求、新业态进一步创新改善对接实体企业的服务能力。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核心在于拓宽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为资金方和企业方提供全程多元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
(一)经纪业务更加聚焦于全口径的财富管理服务
在科技创新不断冲击的大背景下,券商传统经纪业务因佣金率下降、行业竞争同质化严重以及交易量萎缩等原因,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压力。随着居民收入的日益增长,财富管理的多元化需求日渐成熟,聚焦于全口径财富管理业务是券商经纪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未来十年,财富管理将会发生巨大变革,将会朝着更加净值化、产品化、机构化、头部化的方向发展。相对头部券商,中小券商的品牌、客户基础薄弱,想要突出重围,转型是大势所趋。中小券商的转型,一是看战略,企业要制定长远的财富管理战略,清楚定位目标与价值主张,并不断对照修正执行中的误差;二是看能力,相对于销售,扎实的优质资产获取能力是基础,货架上的产品符号变得越来越重要,打造不断满足社会需求的多层次、大市场产品才能顺利转型;三是看人才,提供专业的服务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执行是企业的生命力,培养专业的投资顾问并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效率是未来继续扩大财富管理规模、创造企业价值的硬件基础。
(二)投行业务更加聚焦于资本投行的综合发展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推进将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倒逼证券经营机构投行业务的创新和突破。未来投行有望成为券商转型升级的突破口,通过综合竞争能力和业务模式两大方面,统筹规划券商内部资源,发挥创新升级的引擎作用,打造基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投行业务,聚焦于资本投行的综合性发展。一方面深耕股权投资、兼并收购、保荐承销等投行传统型业务,为企业提供从初创到发展中期再到上市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为企业提供资金和战略资源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投行业务增强与客户的服务黏性,提高个性化、差异化的竞争壁垒,为券商财富管理、研究咨询、投资交易等其他服务牵线搭桥,实现资本投行生态圈的综合发展。
从投行的业务本质来看,资本实力是业务上升的重要因素,资本金充足且自有资金灵活能力较强的券商,更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行业的马太效应或将加剧。然而中小券商的资本和业务较行业龙头公司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探索投行业务特色化、差异化是中小券商的生存之道。以美国相对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为镜,可以看到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需要资本市场制度的发展和匹配,需要更加充分、高效且多元化的融资。美国的投行市场充分市场化竞争,诞生出各自不同的业务经营模式。我国中小型券商可从区域、行业、渠道等方面入手,专注于子领域的业务开展,实现业务的分化,进而分割市场份额。未来是投行业务质量为先的时代,见微知著,创新先行,聚焦于资本投行的综合发展,才能在变革的浪潮中把握先机。
三、创新发展是证券经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服务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