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中央结算公司中债研发中心近日发布的2021年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称,2021年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各类产品3.1万亿元,年末存量规模接近6万亿元。报告建议,可从完善绿色ABS制度体系、推动基础资产信息穿透式披露、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关注企业ABS风险、避免过度证券化等方面,推动资产证券化市场实现更加安全、透明、可持续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30999.32亿元,同比增长8%;年末市场存量为59280.95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信贷ABS全年发行8815.33亿元,同比增长10%,占发行总量的28%;企业ABS发行15750.43亿元,同比增长1%,占发行总量的51%。
报告还显示,2021年资产证券化市场运行平稳,发行利率震荡下行,信用利差小幅缩窄。以表征ABS市场的中债-资产支持证券指数作为观测指标,其2021年投资回报率约为4.38%,较2020年增长0.67%。而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率呈现震荡下行趋势,与国债的信用利差整体呈缩窄走势。
此外,报告指出,在创新方面,2021年信贷ABS信息登记高效推进,绿色ABS发行提速,知识产权ABS创新继续推进,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上市,资产支持证券指数持续发布。
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正在由爆发期步入纵深期,报告建议,要尽快完善绿色ABS标准认定、ABS信息披露、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风险防控等制度安排,推动市场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完善绿色ABS标准认定方面,报告建议,建立绿色信贷集中登记机制,明确绿色信贷ABS认定标准和业务规范,对绿色ABS准入给予政策优惠,补充绿色信贷ABS登记要素,加强环境效益信息披露防止“漂绿”行为。
在ABS信息披露方面,报告认为,可通过夯实ABS穿透式披露的法律基础、鼓励ABS基础资产穿透式披露、推动信贷ABS登记信息在脱敏后披露、促进信息标准化披露和便利应用,提高标准化水平。
在提升二级市场流动性方面,报告建议,推广做市商机制,丰富交易方式,优化投资者结构,研究推广ABS现金流分析定价工具。
在风险防控方面,报告认为,要关注企业ABS风险,避免过度证券化。一是建议完善现有法规,增强专项计划的资产独立性,使其实现真正的破产隔离;二是在项目各个环节强化风险识别防控,包括审慎把控基础资产源头风险,健全内外部增信机制,加强项目信息披露和存续期跟踪管理,落实投资者保障条款,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评估水平;三是积极推动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业务全流程、自动化、标准化处理,降低人工操作风险,利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一致性,实现对基础资产的穿透式监测和对复杂产品结构的高效解析;四是引导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水平,合理运用风险对冲工具。